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元璋治理貪官是史上最殘酷,為什麼效果最差?

朱元璋治理貪官是史上最殘酷,為什麼效果最差?

時間:2019-08-12 11:08:2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看中國史,即可知,在歷代帝王中,要屬朱元璋最在意官員貪腐問題,對待貪官也最殘酷,殘酷到簡直令人發指。

朱元璋晚年,在和臣下的談話中,曾經提到過,在人的所有惡行中,他最憎恨的就是貪污。理由倒也是很簡單的,他是從最底層民間出來的人,早年受到的官府欺壓最多,也是因為鳳陽縣太爺就知道撈錢,不會辦事,在那場突如其來又註定難免的瘟疫中,他失去瞭父母,流離失所,受盡瞭困難。

他跟孫子說過,即便貴為天子瞭,人也逐漸步入暮年瞭,但是每每想起當年,那袋本來該發放給自傢的賑災糧食,竟然被無良的地方官給貪污掉,導致父母活活餓死的情形,哀嚎聲還言猶在耳,橫陳的餓殍尚如在眼前,就寢食難安。歷史上的中國皇帝,也有起傢低微的,如劉邦等幾位,但確實沒有一個像他經歷過這麼苦難的。他對貪官為什麼這麼咬牙切齒,也就不難理解瞭。

所以呢,朱元璋這個人,後來登上皇位之後,對貧苦大眾是很優待的。他算得上是一個很勤政的皇帝,對老百姓確實有著“民胞物與”的情懷。這一點,不是表面文章,做不瞭假。後世多說他殘暴,其實是有意漠視他的這一面的。

被“正確”打開的朱元璋,對於民生疾苦一點都不高高在上,他是對於貪官,喝不得食其肉,飲其血而已。他治官,簡直用盡瞭各種酷刑,去威嚇,去警告。歷史上都沒皇帝像他這麼搞法,也沒表現的這麼矛盾的。 朱元璋搞貪,真的是很殘酷,是明初官員,朝野內外人人自危。有一項統計,是來自明史專傢吳晗的,他說,明代開國到洪武十九年,短短不過20年左右時間,公務員因貪污受賄被殺掉的人數就有幾萬人。當時的中國,13個省,從朝廷到府到縣,幾乎很少能做到退任的,大部分都被絞殺瞭。

朱元璋搞貪官,也不隻是搞得多而已,而且是把死法搞得天人震驚。鞭死、剝皮、群眾檢舉,啥花樣都有,那本《醒貪簡要錄》會把人讀得觸目驚心。當年明月就說,說朱元璋時代的官員們,如同生活在地獄中惴惴不安,指不定一覺醒來就得屍首異位,滿門抄斬。

彼時的官員,早上去上朝,竟然要對著父母妻子哭哭啼啼,大堂中就預備瞭棺材,怕一去就不回來瞭。還有一個怪誕的場面,很多貪污犯剛走上審判廳堂,就會發現那個負責審判的官員也帶著鐐銬,“戴罪審判”呢——審完,他自己也要接受另外一位正“戴罪審判”的上級官員審判。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而明人做官做到這種程度,也是全世界所無的吧。

可即便是這樣,做到全世界肅貪最嚴酷的級別,朱元璋的打貪事業還是非常失敗的。朱元璋搞得猛,可貪污的官員就是層出不窮,永遠殺不完,春風吹又生之狀。比如洪武17年,當年政府發榜派官人數為364人,可僅僅一年後,6人被殺,戴死罪、流徙罪358人,全軍覆沒。

所有人大概都已經可以看出來瞭,朱元璋他治貪,以玩命的精神搞貪,但成效並不少。並沒有因為高壓,起到什麼震懾作用。他死後,大明的貪腐問題也並沒有解決,反倒變本加厲,以至於到瞭後來,因瞭官員腐敗,明王朝被直接拖垮。

那麼,問題也就來瞭,朱元璋這麼搞法,就是搞不定,問題出在瞭哪裡瞭呢?黃雲眉等大傢早就說明白瞭:朱元璋的理念認識、政策制定與執行都出現瞭問題:他過於烏托邦地幻想一個完全純潔的王朝,人人沒有私欲,個個都是勞模,道德主義要求過於嚴酷瞭。基本上,這是一個隻有海瑞那樣的“聖人”才能做到的精神境界呀!

那些貪腐的明代官員,說起來都挺委屈的。他們很多不是想貪,也不是不害怕懲罰,而是不得不貪——不貪腐撈點外快,日子根本過不下去,甚至會嚴重到遲早都要餓死。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明代官員的薪水,其實都是入不敷出的。

那時的官員工資多少呢,以一個縣太爺為例,隻有7.5石!什麼概念,就是300斤左右糧食。這是他們的全部收入總和。而這個折合起來的錢,還不是他一人所有。他身邊一大堆隨從,什麼師爺、到廚師、到看大門的,都要從這7.5石裡支出。

這樣的工資,他如何生活,如何養傢,如何去參與應酬,如何迎來送往,根本不可能。海瑞做官,連買兩斤豬肉都要成為城內的大新聞,可以想見明代的官員,如果純靠死工資,日子得有多狼狽,多沒體面,粥飯都吃不飽,如何不會去冒死貪污呢!

而朱元璋的規矩,是貪污60兩以上就是誅殺的,自然全國上下哀鴻遍野。看歷史,我們大概可以明白,肅貪,真的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套妥協的功夫,要有方法,要有機制,要適應人性,才能成功呀!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