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朝第一位皇貴妃,得罪孝莊下場淒慘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順治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世人都說順治愛美人不愛江山,過於寵愛董鄂氏,所以當時他執政時,國傢才會那麼動蕩不安,董鄂氏還因此多瞭一個禍國紅顏的外號。但實際上,董鄂氏並不是一個整日纏著帝王,使順治帝頹廢政務的不端莊的女子。
《端敬皇後行狀》裡有寫到:“後幼聰穎過人”、“所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天資聰慧,遂精書法”,這說明董鄂氏可不是大傢想象中的那種花瓶,而是在那個年代難得一見的大才女,那為什麼民間普遍對她的印象會不太好呢?其實這都是孝莊在背後動的手腳。

雖然歷史並沒有記載董鄂妃是如何進入順治帝視野的,但是根據她是滿洲正白旗人,並且18歲才入宮這兩個條件判斷,她應該是以前結過婚的,因為某種原因被順治看中,進入宮中的。
才入宮沒多久,順治帝就以其“性姿敏慧。軌度端和。克佐壺儀”為由將她封為瞭賢妃,大傢還記得嗎?乾隆一朝有個慧賢皇貴妃,乾隆的嫡妻富察氏看見此女謚號中有個“賢”字十分向往,私底下當即就向乾隆帝上書,希望自己死後同樣能以賢字做謚號。

富察氏作為一個皇後,都想要這個字做謚號,說明賢字象征的意義和地位是比較與眾不同的,那順治帝能夠將賢作為董鄂氏的第一個字號,足見董鄂氏在他心裡的特殊瞭。
之後才間隔瞭短短的三十天不到,董鄂氏就被晉封為瞭皇貴妃,她也成瞭清朝的第一位皇貴妃。要知道著名的令妃,為乾隆生瞭6個孩子,熬瞭十幾年才坐上這個位置呢,可董鄂氏卻隻花瞭一年不到就當上瞭“副後”,差距明顯可見。

順治帝對董鄂氏的偏愛,孝莊看在眼裡,在她看來,皇帝必須雨露均沾後宮才能保持平衡,即便董鄂氏沒有做錯什麼,孝莊對她的反感仍舊與日俱增,而董鄂妃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得罪瞭後宮最尊貴的女人:孝莊太後。
董鄂氏死後,順治帝要將董鄂氏追封為皇後,孝莊是第一個不同意的,不過孝莊還是擋不住順治帝的執拗,但她提出瞭一個要求,就是不許你董鄂氏和其他的皇後一樣依附帝謚。也就是說董鄂氏本應被封為孝獻章皇後的,但是在孝莊的阻撓下,她就隻能獲封孝獻皇後,不能附加順治的帝謚“章”。
而也因為孝莊的這個建議,孝獻皇後董鄂氏成為瞭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具有獨立謚號的皇後,也是清朝唯一一位具有獨立謚號的皇後,與其他皇後都不同。
而且孝獻皇後這個“獻”字還是大有來頭的,在滿語中,獻指的是聰明以及博學多才的意思,雖然不被孝莊承認,但在順治帝眼裡董鄂氏就是皇後,我覺得這對於董鄂氏來說已經沒什麼缺憾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