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的蕭太後為人如何 她為遼國都做過什麼事情
還不知道:遼國的蕭太後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平谷有一個地方,叫做太後村,最有名的是太後煎餅。太後村的名字怎麼來的呢?平谷王辛莊鎮太後村,舊稱蕭傢院。據傳遼代成村,因最早蕭姓居於此,且四周群山環抱,形如宅院,故名。民國時因山中有興隆寺,改稱興隆莊,日軍侵華時期化名太後村,沿用至今。當地世代流傳著蕭太後生於蕭傢院龍潭泉邊的故事。民國九年(1920)《平谷縣志》對蕭傢院的環境及蕭太後身世傳說有記載 :“邑西北二十裡,山勢高聳,四周環抱如城郭,唯東南山口近大道。山中地勢平坦,東西寬一裡許,南北半裡許,相傳舊有尼庵。西山角下有龍潭,水勢淵深。有幼尼出行汲,忽內急而溺於潭側,潭中龍因有人道之感,孕而生女,棄之山陬。

在遼穆宗因為嗜殺成性被身邊廚子和近侍殺死後,蕭思溫做瞭一生最英明的決定:封鎖遼穆宗被殺的消息,派出親信飛報耶律賢。隨後,耶律賢就當瞭皇帝,蕭思溫也因此更加位高權重,更是把最小的女兒嫁給皇上,於是,16歲的燕燕,就被封為皇後。這是政治聯姻,沒有兩情相悅,那個時候,燕燕已被許配給韓德讓,但隻能聽父親的,嫁給更牛的人。蕭思溫成瞭權傾上下的第一人,自然也引起後族蕭氏的不滿,飛黃騰達的背後,潛伏著殺機。蕭思溫不具將才,但精於聯姻。

遼朝一直到遼景宗時期,也就是蕭太後老公那個時期,才建立嫡長子繼承的制度。因此,之前每一任皇帝去世後,都很難確定下一個繼位者是誰。但精於算計的蕭思溫,認定肯定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三個兒子的後輩來繼承,於是分別將三個女兒,嫁給三個派系。長女嫁給瞭次子耶律德光一系,二女兒嫁給瞭三子耶律李胡一系的趙王耶律喜隱。小女兒蕭綽年齡還小,她被許配給瞭長子耶律倍一系、世宗皇帝的兒子耶律賢。這一切他做得不動聲色、從容不迫。因此,身為蕭傢女,註定皇傢緣!

蕭太後,本名蕭綽,小名燕燕,父親是大遼北院杻密使兼宰相蕭思溫。蕭傢祖輩為契丹人,後仰慕漢丞相蕭何威名而改漢姓蕭氏。蕭太後是遼國中期女政治傢、軍事傢,足智多謀,文武全才,可以狂甩慈禧太後十八條街。蕭太後自幼聰慧美麗,而且早熟,16歲就被遼景宗耶律賢選為貴妃,第二年就封為皇後。蕭太後陪伴瞭遼景宗十四年,為其生四子三女,由於遼景宗體弱多病,朝政大權實際由蕭太後掌握,但是蕭太後從沒有僭越之心。公元982年,遼景宗駕崩,幼子耶律隆緒即位。宋太宗看到遼國孤兒寡母執政,覺得有機可乘,於是率兵奪取幽雲十六州。

蕭太後率奮起抵抗,宋軍大敗,遼軍還俘獲老將楊業,後來楊業絕食而亡。1004年,大遼國兵鋒正盛,蕭太後揮師千裡,直驅澶州。盡管後來受挫,但宋真宗急於求和,兩國簽訂《澶淵之盟》,蕭太後平安撤軍。在此後的一百多年裡,宋向遼每年進貢白銀十萬兩、帛二十萬匹。蕭太後在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番漢不平等待遇,勸農桑,薄賦稅,內政修明,軍備嚴整,綱紀確立,上下和睦。而且以戈止武,坐收宋朝歲幣之利,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對外軍事強盛,對內政局穩固,使遼朝邁入鼎盛時期。

蕭太後還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對待感情從不將就敷衍,也不委曲求全。蕭太後在嫁遼景宗之前就與漢臣韓德讓訂有婚約,但是皇命不可違,二人雖彼此相愛,無奈被棒打鴛鴦。遼景宗死後,蕭太後就公開示愛韓德讓,並且舉行瞭隆重的喜宴,慶祝二人舊夢重圓。面對契丹貴族的議論紛紛、指指點點,甚至還拋出“非我異類”危言聳聽的言論,蕭太後不為所動,仍然對韓德讓始終如一,愛的無怨無悔。

蕭太後下嫁韓德讓之後,遼聖宗非但不反感,而且對韓德讓非常尊敬。兒女孝順,婦唱夫隨,蕭太後功成名就,想到瞭急流勇退。1009年,蕭太後將皇權交給瞭耶律隆緒,從此結束瞭她近四十年的攝政生涯。兒子擔起瞭責任,蕭太後一身輕松,於是她決定到南京(今北京)安享晚年。不幸的是途中染病,一個月後病死行宮,終年57歲,葬於乾陵。中國歷史上的後妃數不勝數,然而通觀下來,隻有蕭太後,不但建功立業、彪炳史冊,而且作為一個女人,她真正享有瞭完整的人生。因此,蕭太後是一位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人,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人,一位值得讓後人敬佩的女人。

蕭太後在掌管遼國期間,虛心依靠將領,任用漢人不加懷疑。她制訂瞭重視耕種、減輕農民賦稅的政策,教育兒子學習中原文化。在她的教誨下,遼聖宗通曉中原文化,能寫出“樂天(唐代詩人白居易)詩集是吾師”的詩句,還能用契丹文翻譯白居易文集與臣下共同欣賞。遼聖宗還喜歡讀《貞觀政要》這部書,從中吸取治國的經驗。當蕭太後把政權交還給遼聖宗時,遼國的國力已經相當強大瞭。因為其鐵腕的政治手段及爭議的殘殺政敵事件,歷史上對蕭綽的評價一直兩極化。元版《遼史》的評價很簡單,書中說:“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咸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國志》便有瞭人身攻擊,葉隆禮在《景宗蕭皇後傳》裡指責道:“(蕭後)好華儀而性無檢束。”“後天性忮忍,陰毒嗜殺,神機智略,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