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魯莊公是什麼樣的人?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90%的人都忽視的這些細節,原來魯莊公是這樣的人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魯桓公因為寵愛文薑,就連出國搞外交也都帶著文薑,最後就因此而死在瞭齊國。而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跟君父差不多,也是個頗為單純的君主,多愁善感自然是有的,重點是很多情。比如魯莊公曾經很喜歡一個叫孟任的女人,為瞭追求這個女人,魯莊公還曾經專門修築高臺,站在高臺上頻頻觀望孟任,還許諾要封孟任為夫人,最終才贏得芳心,將其娶回王宮。但,魯莊公作為一代國君,自然不會那麼簡單。
隻有等當上國君的那天,才能體會到國君的艱辛與不易。春秋戰國時代沒有任何君主是輕松的,尤其是夾雜在大國稱霸之間的那些小諸侯們,往往疲憊的遊走於列國之間。魯莊公即位的時候也就十多歲,君父死在別國,重點的是還有那麼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傳言,始終都是指向自己的母親文薑,也就是說魯莊公在即位的時候,就在面對各種復雜的輿論環境。那麼,魯莊公會如何自處呢?
魯桓公在齊國的意外死亡不管是不是齊人陰謀,反正都不是在魯國人的預料之中,也就是說魯桓公很有可能還沒有在國內確立繼承者,沒有把姬同也即後來的魯莊公作為魯國儲君人選向周天子報備。所謂“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不忍即位也”,因此史書中也說的是“莊公元年春,王正月”,春秋時代的慣例就是,先君非正常死亡繼任者一般不會舉辦登基典禮。這段歷史就是說魯莊公沒有經過嚴格的流程,就已經成為魯國國君。
魯莊公即位的第一年,的確也發生瞭很多事情。史書裡有“莊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孫於齊。夏,單伯逆王姬。秋,築王姬之館於外。冬十月乙亥,陳侯林卒。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王姬歸於齊。”每件事情的背後都充滿瞭故事。比如雖說沒經過正兒八經的儀式,姬同終究還是成為魯國新任國君,魯國終歸是有人管事情瞭。而僅僅過瞭兩個月魯莊公母親文薑就頂著各種風言風語又到齊國,這次齊國之行選擇在這個時間,顯然不單是為私通齊襄公那麼簡單,文薑更有可能是在為自己的兒子魯莊公贏得齊國的政治支持。
當年夏天,周天子就讓魯莊公主持天子傢族與齊襄公傢族的聯姻。齊魯之間的關系這個時候其實還非常微妙,而這場天子與齊公族的聯姻,顯然在某種程度上緩和瞭魯國與齊國的關系。正常情況來看魯莊公的君父在齊國離奇死亡,齊國對魯莊公應該是有殺父之仇的,是不共戴天的,但魯莊公不知道是因為母親文薑的緣故,還是因為敬畏齊國的軍事力量,不僅後來娶瞭齊襄公的女兒為妻,齊國僭越禮制舉行祭神大禮,遭到列國紛紛指責的時候,魯莊公居然屁顛屁顛的跑到齊國去觀禮,這就非常搞笑,有點像個大傻子。但,魯莊公真的是大傻子嗎?
在魯莊公元年的時候,通過主持天子與齊國的婚宴大典,取得齊國的信任,其間文薑頻繁來往於齊魯之間,這即可能說明在這件事情上文薑的作用絕對至關重要,這段時間魯國取得足夠穩定的發展時間。而到魯莊公四年和五年左右,魯國就開始有大動作瞭,除瞭頻繁開展外交活動,魯國更是展開對衛國、盛國的軍事行動,可見魯國此時已無外憂,否則也不至於如此膽大妄為。
史書中有“莊公四年春,王二月,夫人薑氏享齊侯於祝丘……冬,公及齊人狩於禚”、“ 莊公五年春王正月。夏,夫人薑氏如齊師……冬,公會齊人、宋人、陳人、蔡人伐衛”,兩年之間從魯國的國君到太後,都在與齊國頻頻會面,顯然是在為此後的聯盟諸侯攻打衛國做準備。因為春秋時代,沒有無所謂的會盟,所有政治都是遊戲,隻是要看誰玩得更好玩得更久而已。
而在此後的時間裡,也就是在魯莊公八年左右,齊國的內部則開始出現問題,史書裡有“齊無知就其君諸兒……公及齊大夫盟於蔇”,齊襄公被公族所弒殺,齊國陷入公子奪位的混亂局面,而魯莊公恰到好處的選擇這個時機到齊國與齊人會盟,這顯然就是有所圖謀的。後來魯莊公任用曹劌在長勺之戰中打敗齊桓公的軍隊,就是魯莊公大智若愚策略的巔峰時刻。當然齊國與魯國之間的國力懸殊還是比較大的,就比如後來魯莊公想要扶持公子糾回歸齊國繼任君主,結果派遣的大軍在齊國境內就遭到慘敗,就連魯莊公自己也灰溜溜的逃回瞭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