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出長安前後遇到四次殺劫,後來結果怎麼樣?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陳平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劉邦召喚陳平和周勃,交給他們一個任務,就是讓他們殺掉樊噲。聽到這個命令,周勃都以為自己聽錯瞭,那可是從起兵就跟隨劉邦的老哥們,而且劉邦能夠活到現在,樊噲在鴻門宴護駕也是起瞭很大作用的。周勃想要拒絕,給樊噲說幾句好話,可是陳平馬上就答應下來,這活我們幹瞭。出瞭殿門周勃才找到機會向陳平發問,為什麼不勸劉邦,陳平告訴他,這事不能推脫,推脫的話可能樊噲保不住,自己哥倆也可能小命就交代瞭。原來這時候的劉邦已經年老,又一心想要將皇位給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殺樊噲就是為瞭給劉如意鋪路,畢竟樊噲是呂後鐵桿支持者。周勃這才明白,如果自己也站在樊噲那邊的話,可能真要跟樊噲到地下做兄弟瞭。

領命出城的陳平和周勃都沒有想到,這隻是本次出行的第一個殺劫,後面還有連環殺在等著他們。首先他們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殺不殺樊噲。周勃不想殺樊噲,陳平其實也不敢殺樊噲,除瞭大夥的革命感情,還有一個就是,樊噲的身份不一般。他除瞭救過劉邦的命,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劉邦的連襟—他娶瞭呂雉的妹妹呂媭,這兩條那一條都夠保命的。真殺瞭樊噲,萬一劉邦後悔瞭,兩人自然沒個好果子吃,就算劉邦沒後悔,呂雉的手段兩人也是忌憚的。周勃頭疼的時候,陳平發話瞭,咱們一定得去,但是咱不殺他。咱們去到把樊噲抓到長安,到時候誰愛殺誰殺,不關咱的事瞭,皇帝也不能拿咱們問罪。
陳平的主意是不錯,走個中間路線,兩邊誰也不得罪。但是實行起來,兩個人就遇到瞭第二個殺劫,那就是樊噲本人。樊噲可不是普通人,不光是一位武將,而且還帶領著軍隊,兩人要是冒失的跑到軍中抓樊噲,那指不定被綁的是誰,直接被砍倒軍中都不稀奇。陳平又有瞭主意,既然軍中對付樊噲風險大,那就不在軍中見面嘛。陳平用詔令將樊噲召出軍營,來到陳平和周勃的駐地,弄瞭個反客為主。樊噲到瞭陳平駐地,被埋伏好的一夥人直接就給撲倒瞭。當然也是樊噲識趣,知道自己反抗的話,就真可能被陳平他們用謀反的罪名殺死,乖乖的接受瞭被抓的命運。就這樣陳平就過瞭第二個殺劫,避開瞭樊噲兵變的可能。

這時候的陳平松瞭口氣,事基本上辦完瞭,回長安復命吧,接下來的事自己就不摻和瞭。但是在回長安的路上,又出事瞭,長安傳來消息,劉邦死瞭。劉邦本來就年紀大瞭,在之前戰場上受瞭傷身子更虛,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做出限制呂後勢力,要殺樊噲的舉動。可眼下劉邦一死,別人沒多少影響,陳平周勃倒黴瞭。現在長安掌權的變成呂雉瞭,兩個人可是領著殺樊噲的命令出的城,就憑樊噲和呂雉的親戚關系,還有之前樊噲對呂雉的支持,陳平跟周勃算是在呂雉的小本本上掛瞭號瞭。現在的情況不做點努力,兩個人可就要被劉邦連累死瞭。
這時候還得說是陳平,再次發揮瞭自己的保命天賦。他脫離瞭押送樊噲的隊伍,先行趕到瞭長安,直接跑到宮中劉邦的棺前哭喪。呂雉再狠毒,也不能在劉邦的棺前讓人對陳平下手,就隻能聽著陳平在哭訴,先帝啊,你怎麼這麼就走瞭,你讓我殺樊噲,我可沒殺,我帶著他回長安來看你來瞭,現在我先回來,他們還在後面呢。呂雉聽到樊噲沒死,正在來長安,對陳平的殺心也就降瞭下來,陳平靠著這一場哭戲,又保住瞭自己的小命。
接下來呂雉對陳平表瞭個態,你辛苦瞭,要不出長安城回外邊再去軍中吧。陳平聽瞭再次大哭,喊著說我不離開長安,我要給先帝守棺。這話說出來,呂雉才真正消去瞭殺心,如果陳平出瞭城,那很可能會反對呂雉,加上陳平接過殺樊噲的任務,呂雉必然要弄死他才放心。可是留在長安,這是呂雉的大本營,自然不怕陳平再蹦躂。不光這樣,陳平還因此得到瞭呂後的信任,短時間內得到瞭真正的平安。

陳平這趟出長安,真可以說是繞著鬼門關走瞭好幾圈,劉邦樊噲呂雉誰都不好對付,要是應對不善,隨時都有可能終止自己的生命。也就是陳平的保命能力強,竟然從連番的殺劫中平安下場,換瞭別人,可能早就涼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