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那麼厲害,秦昭襄王為什麼要賜死他?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白起斬殺92萬敵軍,橫掃六國,為何卻被秦昭襄王賜死?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我想對於我國歷史有一定瞭解的人來說,應該不會對白起感到陌生吧,他在我國的歷史上擁有較高的名氣,也是戰國時期實力最為出眾的將領之一,他一生共參與大大小小七十餘次戰役,根據相關的資料所記載,秦王朝的將士在多年的征戰中共斬殺敵軍165.5萬人,而其中白起所擊殺的人數就高達92萬餘人,僅長平一場戰役,他就將趙軍多達45萬將士坑殺,也正是因為他如此勇猛,才為日後秦國的統一奠定瞭不錯的基礎,但是擁有如此卓越功績的他,最終為何會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呢?今天我們所介紹的主要內容就是有關於這一方面的,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傢進行詳細的介紹吧。
秦王朝的將士在取得長平一戰的勝利後,便得到瞭很長一段的休整時間。在休整結束後,白起就通過種種部署與準備工作計劃破韓滅趙,當時他率領手下將士前往韓國都城的時候,韓、趙兩國表現的都極為慌張,為瞭避免自身遭受較大的損失,他們連忙將蘇代請出作為說客,攜帶大量的財務親自前往秦國進行勸說,希望能夠藉此打消白起的這般想法。
蘇代自身能力極為出眾,頭腦也比較聰慧。他明白如果直接找到秦國的君主商談這一事情,有很大的可能會遭到拒絕,甚至連自身的安危都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於是在經過種種權衡與考慮之下,他決定與秦國的丞相進行商討,他與之說道如果白起真的將二國滅亡,那他一定會得到秦國君主的重視與認可,從而影響到其在本國的地位與權勢。
聽完他這樣一番話,秦國的丞相覺得十分有道理,為瞭避免自身所擁有的地位受到影響,他連忙找到秦昭襄王。勸說其答應韓、趙兩國以割地為條件終止此場戰役的要求。
而這一消息被白起所得知後,表現的十分氣憤。並因此與丞相結下瞭很深的梁子,但是沒想到這一事情到最後卻出現瞭一個小插曲。趙國在白起撤兵後爽約瞭,並沒有履行之前所做的承諾,將自己的6座城池如數交由秦國管理,面對趙國的這般做法,秦王感到異常憤怒,立刻要求率兵對趙國展開攻擊,但是沒想到面對趙國頑強的抵抗,秦國不僅沒有占到任何的便宜,還遭受瞭巨大的損失。
為瞭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生,秦王就想讓白起再次出戰,但是沒想到因為這時白起還因為他的做法而生氣,所以便拒絕瞭他的任命,而後秦王便多次讓王朝的官員請求白起出戰,可這依然沒有動搖白起最初的想法。
在這期間,他還為自身找瞭一個理由,說自己之所以會拒絕君主的任命,是因為自己身患重病,無法繼續出戰。後期秦國在一場戰役當中,遭受瞭巨大的損失,白起聽聞後居然還說說起瞭風涼話,當這一消息被秦王知曉後,表現得異常生氣。
為瞭防止王朝所遭受的損失擴大化,他再次下令讓白起率部出戰,但白起這時卻依然以身患重病為名拒絕瞭此次任命。這可謂徹底的激起瞭秦王的怒火,他連忙派人告知白起,讓他迅速離開本國。但直到這時,白起還是沒有當作一回事。
過瞭三個月後,秦國被其餘幾個國傢所包圍,在這時秦王又將白起想起,派人前去告知白起,讓他連忙動身不要在本國的城池裡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白起即使有萬般不願也隻好離開。但是沒想到,他剛離開數十裡,便收到瞭一份來自秦王的禮物-長劍,秦王的意圖很明顯-令他自裁。
其實我想看到這裡,大傢應該也都清楚他之所以會落得如此淒慘的境地,主要是因為他有些居功自傲、桀驁不馴,使秦王對他充滿瞭怨恨與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