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宋朝人都喜歡喝茶 那麼他們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宋朝人都喜歡喝茶 那麼他們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時間:2019-08-14 15:38:5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宋朝人喝茶到底有多累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眾所周知,宋茶主要是以片茶形式存在。雖然在《宋史·食貨志》中記載:“茶有兩類,曰片茶,曰散茶”。但當時散茶還處於萌芽發展階段,沒能成為主流。散茶真正當傢作主的時代,還要再等好幾百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下旨“罷造龍團”,才將散茶推到舞臺的正中央,成為後市當仁不讓的主角。

但是在宋朝,散茶還是個“黃口小兒初學行”,不受上流社會重視和認可的小孩子傢傢。今天,我們都知道,散茶沖泡方法很簡單,省時省力,隨泡隨喝,很是方便。但是宋人喝茶可沒這麼輕松寫意。即使是尋常百姓傢日常喝茶,也要經歷好多道工序,等一口茶,嗓子都要冒煙的。雖然不如幾天日本茶道那麼繁瑣,但日本茶道文化受我國宋朝點茶文化影響不言而喻。

所以,在尋常電視劇裡,如果你看見一個宋人端起一隻青花蓋碗,悠閑自得的品茶,你就可以吐槽編劇導演乃至道具師傅瞭:細節太不嚴謹。

所以,《知否知否》才會如此廣受好評,因為她的細節處理太棒瞭。《知否知否》裡多次出現宋朝點茶的橋段,道具完美復原,堪稱經典。或許,你也可以從這個電視劇中管窺宋朝飲茶范式的冰山一角。說到底,宋朝人喝茶,那是“真累”,簡直簡直就是一場體力腦力大比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宋茶有哪幾“累”。

一、宋茶加工制作累

蒸青團茶是宋茶的主流,團茶制作工藝十分復雜。根據趙汝礪《北苑別錄》記載,其大概制作流程為:采茶、揀茶、蒸芽 、榨茶、研茶 、造茶、過黃等七大工序。

采茶時必須是五更起,辰時歸。所謂“采茶之法,須是侵晨,不可見日”。采摘回來的茶葉要精心挑選,分出小芽、中芽、紫芽和白合、烏蒂等,不同形狀制作不同茶葉。接來下開始蒸茶,需要特別註意火候,“過熟則色黃而味淡,不熟則色青易沉,而有草木之氣”。榨茶分小榨和大榨,必須“徹曉奮擊,必至於幹凈而後已”,將茶膏出盡,否則“色味重濁”。壓榨之後的茶葉需要進行研磨,研磨時加水有嚴格規定,“勝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揀芽之水六,小龍鳳四,大龍鳳二,其餘皆十一二焉”,不能多不能少。緊接著開始造茶,壓緊造銙,最後過黃烘焙。

看起來不是特別復雜,但實際操作時,則非常耗時耗力,據記載,宋茶龍鳳餅一斤需要至少600個茶工的辛苦付出,前後制作時間跨度半月以上。正是因為加工制作繁瑣,所以生產出來的龍鳳團餅價格高昂。宋仁宗時,蔡襄制成“小龍團茶”,一斤值黃金二兩;宋徽宗時,用“銀絲水芽”制成的“龍團”,顏色雪白,每一餅的價格就要四萬錢,珍貴無比。

二、宋茶點茶品飲累

宋朝茶葉飲用方法與唐代的煎茶法略有不同,發展出獨具特色的點茶法。宋朝點茶同樣十分講究,而且看起來很累。

點茶之前,要先將片茶放入特制的茶磨中研磨成茶粉狀。茶磨小巧精致,一般可以單人操作,但是要掌握技巧,註意力度適中。磨茶的時候不能著急,慢工出細活,隻有這樣才能研磨出細細的茶末茶粉。

將茶粉放入茶盞之中,加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看起來比較粘稠即可。這個過程叫調膏,需要慢慢調和,才能調勻,形成黏稠膏體,不會出現茶粉結塊現象。

接下來利用特制調茶工具茶筅來調制湯花。操作程序一邊註入沸水,一邊用茶筅旋轉攪動。註水時要輕柔緩慢,防止沸水濺出。茶筅旋轉攪動時要快慢有序,掌握好節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這個過程的專業術語叫做“擊拂”。

整個充電過程必須全神貫註,一絲一毫都不能松懈,任何一個小細節的偏差,都會導致點茶失敗,品質不佳。所以,點茶不光手累,心更累。

三、宋朝鬥茶娛樂累

宋朝鬥茶風氣盛行,上至皇帝王公,下至文士百姓,無不喜愛鬥茶。事實上,鬥茶之風在唐朝時期就已出現,當時叫做茗戰,隻在小范圍的上流社會圈子中進行,並沒有像宋朝那樣開放普及。宋朝鬥茶時除瞭評鑒茶葉好壞,分出輸贏之外,還有更多配套的娛樂活動,比如說鬥茶令和茶百戲等。

先說鬥茶令,其實就是在鬥茶的時候,大傢以茶字為令,吟詩作對,活躍氛圍,很有點類似今天我們在舉辦文娛活動時,現場書畫或創作文章一樣。

雖然有大才子曹植七步成詩,但現場作詩還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才華和機智的。難免有些濫竽充數的假文士真騷客,一時之間對不上來可就尷尬瞭。自古文人相輕,在同窗面前丟臉,可不是一件什麼令人開心的事情。所以,鬥茶也是一件心累的事情。在去參加之前,一定要抓耳撓腮,先在心底打點腹稿,以備不時之需。

茶百戲就更不得瞭,不光考驗一個人的眼力,更考驗一個人的悟性才華和毅力。茶百戲也就是分茶,有點類似於現代咖啡館中的沖咖啡雕花,是宋代茶藝文化中的高超技藝表現形式。分茶時常常在湯花上化出魚蟲鳥獸和山水雲霧,就像在茶湯上作畫一樣。這種手法不僅要有很好的悟性,還必須有一定的才華,能夠進行創作。當然,堅持不懈學習也是非常必要的。

宋朝鬥茶,雖然是文人雅士和上流社會的雅玩,但說實話,自古以來,雅玩就是一件勞心勞力的娛樂活動,真心累人。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