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馬鐙和馬鞍有什麼作用?馬鐙和馬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馬鐙和馬鞍有什麼作用?馬鐙和馬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時間:2019-08-14 20:36:1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馬鐙和馬鞍有什麼作用?馬鐙和馬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古代騎兵部隊憑借著自己的高機動能力以及強大的突圍殺傷能力,在古代戰場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不過在早期的時候,由於馬控制起來十分的苦難,所以才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騎兵不被作為主力部隊。然而自從馬鐙出現以後,騎兵變成為瞭戰場上的當傢花旦”瞭。

提升騎兵戰鬥力的劃時代發明。在古代軍隊中,步兵一直都是作戰的主力。雖然騎兵部隊也長期存在,但是因為控制馬匹具有相當的難度,因此一直都是輔助性的兵種。

然而這一局面因為馬鐙的發明有所改觀。所謂馬鐙,就是套在馬匹身體左右下方的一種馬具,騎在馬上以後,隻要將左右腳伸進蹬裡,就能穩穩地騎在馬上。而在此前,想要騎在馬上,需要雙腳牢牢夾住馬肚子才行。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揮舞長槍還是拉弓放箭都不能發揮全部的威力。馬鐙的出現令騎兵能夠充分解放雙手,在戰鬥中的攻擊力也得到瞭極大提高。

目前已知的最早馬鐙出現在公元4世紀的中國。當時漢族並沒有騎馬的習慣,因此面對善於馬上作戰的遊牧民族常常處於劣勢,馬鐙的出現改變瞭這一局面,使得騎馬作戰容易瞭很多。之後,馬鐙逐漸流傳到瞭朝鮮、日本、歐洲等地區。

在騎兵部隊產生到馬鐙出現的這幾百年之間,人們也曾嘗試過許多方法來增加騎兵在馬上的穩定性。比如有人在馬鞍的四角裝上木制的角狀結構來穩定馬鞍。這種馬鞍能令騎兵在傾斜身體之後更容易地恢復,操作弓、槍等兵器也容易瞭很多。

現存世界最早的雙馬鐙實物出土於遼寧省北票市馮素弗石槨墓中。馬鐙的鐙芯以桑木制成,外表包釘銅片,並施鎏金,鐙柄上方開有橫長方形透孔。馮素弗是十六國時期北燕天王馮跋的弟弟,據史書記載死於公元415年。以此推斷,這對馬鐙距今已近1600年,比歐洲出土的馬鐙早300年以上。

馬鐙:吊掛在馬匹左右兩側,騎乘者能夠借此保持穩定。

馬鞍:四角馬鞍,騎馬的時候大腿可以固定在四角的角狀構造上,即使身體傾斜,也能很快恢復姿勢,在四個角落裝有木制的角狀結構,能夠增加穩定性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