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死後被自己的學生抄傢鞭屍,原因是什麼?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張居正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張居正死後,受到萬歷皇帝的清算,不僅被抄傢,屍體也被挖出來鞭屍,我們通常總是從萬歷的個人愛憎上尋找答案。總而言之,是因為當年張居正管束萬歷太狠,讓萬歷內心充滿怨恨,加上張居正對萬歷嚴格要求,自己卻說一套做一套,這才讓萬歷對他展開報復。但其實呢,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在張居正死前,萬歷就已經掌握大權,但張居正還是正常死亡,且在他死後,還獲得很多的榮譽。從這層意義上說,萬歷對張居正並沒有過多私人怨恨。更重要的是,萬歷作為一個皇帝,絕不會讓自己的個人情感來凌駕於利益之上。
換句話說,如果打擊張居正,對自己不利,一個皇帝真會為瞭從前某些私人矛盾,就不遺餘力的打擊已死的張居正嗎?顯然不會。其次,明帝國是一個高度成熟的官僚社會,所以,官員勢力再大,也無法對皇帝構成威脅,對此,我們隻需要看看明朝所謂的權臣、權閹,都是讓皇帝輕輕一揮手,就灰飛煙滅。所以,對於萬歷來說,他實在缺乏為維護權利而打擊張居正的動機,更何況當時張居正已死,他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

事實上,萬歷打擊張居正,他才是最大的損失者。因為,萬歷打擊張居正,就意味著張居正的改革將會被廢除,同時也就意味著萬歷一年將損失近600萬兩白銀的收入。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張居正變法的核心,就是在全國重新丈量土地,把那些地主權貴偷偷隱瞞的田地丈量出來。據說一共多丈量出1.8億畝田地,按照明朝的稅收政策來估算,這1.8億畝田地,每年將給朝廷上交近600萬兩白銀的稅收。從這層意義上說,萬歷就算是看在錢的份上,也不應該打擊張居正。事實上,不要說萬歷與張居正就是些私人矛盾,就算萬歷與張居正有深仇大恨,如果推崇張居正就可以讓自己每年多收600萬兩白銀,萬歷也會推崇張居正的。因為,死人是無害的,推崇一個死人,而能讓自己獲得好的名聲,還能讓自己獲得這樣巨大實利。你覺得,除瞭聖人和貨真價實的傻子,誰會拒絕這樣做呢?
也正因為此,在張居正生前,雖然萬歷早已經親政,但他卻仍然讓張居正主導政事,甚至在張居正死後,萬歷還下令給予他眾多極高的榮譽。但問題是,張居正的改革實在損害太多人的利益。因為,明帝國在冊收稅的田地,一直隻有5.2億畝;就因為出瞭個張居正,就憑空上升到7億畝。這對皇帝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他每年可以多收近600萬兩白銀的稅收。但是,對於廣大地主鄉紳集團來說,就意味著他們每年要多交近600萬兩白銀的稅,你說他們會願意嗎?同時,對於廣大地方官員來說,也意味著他們每年需要多收取600萬兩白銀的稅來交給朝廷,這不是增加他們的任務嗎?同時,他們收黑錢的空間也會變小。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就不斷給萬歷上書,總而言之,張居正丈量的這個數字水分太大,都是些黑心腸的官員,為瞭討好上司,不顧老百姓死活,以少報多的結果。再總而言之,如果您拿這種賬本,要求我們向老百姓收稅,我估計會逼死很多老百姓。所以,相關的稅收任務,打死我們,我們也無法完成。當然,如果你非要我們往死逼老百姓,我們自然也無話可說。問題是,話說到這個份上,皇帝哪敢逼官員這樣幹呢?因為,這句話的潛臺詞,隻要皇帝你不怕逼死老百姓,咱們就這樣幹。皇帝自然知道,官員這不是在恐嚇他,因為你真敢繼續逼他們,你就得承擔逼死成千上萬老百姓的罪責。
逼死成千上萬的老百姓,也許是小事,萬一把帝國弄得翻瞭船呢?在張居正還活著的時候,因為有張居正擋在最前面,萬歷所受到的沖擊還是比較有限,所以他自然樂得躲在後面,總而言之,張先生你一定得頂住,隻要你能頂住,帝國政府一年就會多收600萬兩白銀。但在張居正死後,萬歷一個小皇帝,突然面對官僚集團排山倒海一樣的反撲,自然感覺力不從心。因為,和整個官僚集團對抗,絕不是誰也敢做的。所以,在張居正死後幾個月,萬歷帝就投降認輸,他下詔否定瞭張居正清查土地的結果。而皇帝一打開這個口子,各種否定張居正的聲音馬上愈演愈烈。這一通折騰下來,曾被張居正打擊的官員,都得到平反;曾積極阻撓張居正清查土地的官員,也都得到表彰;而那些曾積極幫著張居正清查土地的官員,自然都成為奸臣。至於張居正呢,自然是鼓破眾人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