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誅呂行動”是什麼?為何要等呂雉死後才動手?

“誅呂行動”是什麼?為何要等呂雉死後才動手?

時間:2019-08-20 08:27: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呂雉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前194年,劉邦在平定瞭諸多的叛亂之後因傷去世。這時漢王朝中央政府的大權就掌握在呂後手中,呂後的妹夫樊噲也是有實力的王侯。

之所以能夠形成這個局面,都是劉邦好色惹的禍。劉邦曾經想廢掉太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未來大漢朝誰當皇帝,這與當時的王侯將來的命運息息相關。

呂後早在沛縣時就跟這些王侯比較熟悉,並且在後來的戰爭生涯中結下瞭深厚的友誼。如果讓王侯們來選,他們更願意由劉盈來當皇帝。畢竟他們是看著劉盈長大的,呂後和他們的感情更深一點,而戚夫人和劉如意根本就談不上。

證實這些王侯們的支持,才確保瞭太子劉盈的王位,當然這也少不瞭呂後的居中調度。從這時起,呂後的命運就和這些王侯緊緊的捆綁在瞭一起。

情況到瞭公元前187年就發生瞭變化,呂後感覺時日不多瞭,她打算把他們呂傢的人都封為諸侯王,來鞏固傢族的勢力。早在天下平定後,劉邦就曾經殺血為盟: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誅之。

右相王陵是堅決的反對派,他就找左相陳平、太尉周勃商量。雙方產生瞭分歧,陳平和周勃認為:呂氏已控制瞭大權,目前把他們趕下臺不可能。在當下這個關口,如果能夠保護劉氏子孫的安全,就是大功一件。至於把呂氏趕下臺,還是以後再說吧。

在戰火之中成長起來的呂後早已經成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傢,她出生於富貴傢庭,見識遠在這些大臣之上。再加上皇帝是她的兒子,占據瞭天時地利人和之勢,還真不是想鏟除就能鏟除的。

盡管從表面上看太尉周勃掌握有兵權,但沒有象征著皇權的虎符,沒有誰能調動軍隊。盡管劉邦的兒子們都被封成王,有自己的領地,但他們手下的兵力和戰鬥力,與皇帝手下的軍隊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

既然呂後已經掌握瞭天下大權,那麼圍繞在她的周圍就形成瞭一個非常大的勢力。從內到外就打造瞭一個牢不可破的關系網,很多的人並不是真心效忠於呂後,而是從她這裡邊能夠拿到一張長期的飯票。

再長期的飯票也是有過期的一天,這張飯票的過期的時候就是呂後死的時候。在呂後死後,整個利益格局都會發生變化,很多人都會去尋找下一張長期飯票。

過去的那個牢不可破的關系網就出現瞭裂縫,這就是陳平和周勃等待瞭多年的機會。公元前180年,呂後終於死瞭。但在死前,她任命趙王呂祿擔任上將軍,統帥北軍。任命呂王呂產統率南軍,並擔任相國。

這就是呂後的臨終政治安排,她希望可以確保傢族的利益。但一張看不見的網已經鋪開瞭,外有被呂後壓制很久的劉姓王爺們準備發起反擊,內有陳平、周勃蠢蠢欲動。

但陳平和周勃手中都不直接掌管軍隊,況且早就被列上瞭黑名單,成為重點防范對象。老滑頭陳平就心生一計,並且可以保證一箭雙雕。

陳平一方面和諸侯王暗中聯系,鼓動齊王和瑯琊王率先發難。呂產呂祿都不善於指揮作戰,隻好派出灌嬰先去鎮壓。灌嬰是劉邦的鐵桿兒,自然不會幫呂氏做事,反過來陣前倒戈。

陳平和周勃有派人去遊說呂氏,告訴他們:天下之事已經大亂,憑借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穩定局勢。不如早早交出兵權,回到自己的領地上去稱王,還可以保住性名,安享太平。

就這樣,周勃拿到瞭軍隊的指揮權,他號召那些忠於劉氏的將領和士兵跟他走。脫毛的鳳凰不如雞,失去瞭兵權的呂氏毫無還手之力,被加上瞭造反的罪名滅門。

就這樣,權力又回到瞭劉氏的手中。所有的人都是跟著權力中心走,呂後死瞭,權力中心就發生瞭轉移。那些以前忠於呂後的人就變成瞭反對他的人,這才是他們傢族覆滅的關鍵。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