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張說三次拜相統領文壇三十年,記載郭元振斬龍是否可信?

張說三次拜相統領文壇三十年,記載郭元振斬龍是否可信?

時間:2019-08-21 08:15: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張說三次拜相統領文壇三十年,記載郭元振斬龍是否可信?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唐朝時期,最為有名的宰相就是魏征瞭,他輔佐瞭李世民創造瞭歷史上的貞觀之治。除瞭魏征之外,唐朝還有很多厲害的宰相,比如說張說就是其中一位。在古代史上,張說的宰相都是非常厲害的。他的一生三次宰相,其次就是統領文壇三十年。

可以說張說在文學方面有著獨到的建樹,一般的唐朝宰相根本無法與其相比。當時的張說參加科舉之後,就走入瞭仕途,才華橫溢的張說自然是得到瞭重用。不過為官的張說可不是清廉的,由此還受到瞭彈劾。就這樣張說三次拜宰相。

張說的經歷與歷史上其他宰相不同,大部分宰相在第一次被彈劾的時候,就已經沒有瞭回旋的餘地。可是張說是個例外。唐睿宗時期,出現瞭一位武將,他也是張說的好友。兩人在唐睿宗李旦時期,都是朝廷的大臣。郭元振歷任太仆卿、吏部尚書等。

在地位上,雖然沒有宰相厲害,但是郭元振也是能征善戰的。作為文學大傢的張說,在唐朝時期記載瞭一件非常奇怪的事。這件事發生在郭元振身上。張說將這件怪事記載在瞭《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這本著作記載瞭郭元振的一生。

武則天時期,郭元振就曾經給武則天出謀劃策。郭元振建議離間吐蕃,這時候的吐蕃陷入內亂。此時的唐朝看到瞭機會。不過在這一時期,吐蕃沒有被唐朝打敗,反而是讓郭元振鎮守在唐朝西域的邊境。郭元振任安西大都護,在唐朝邊境駐守多年。

在《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中記載瞭這樣難以置信的事,郭元振在西域竟然打死瞭一條黃龍。安西都護府南邊有一條毒河,距離郭元振的府上是有一段距離的。在這個地方的西北河岸一百步的地方。這裡是一個無人區。

不僅僅是無人區,就連動物進去,都會是立即死亡。由此說來這裡成為瞭當時非常恐怖的一個地方。無人敢靠近。身為唐朝都護府的郭元振,不可能被這樣的事嚇到。其次郭元振也是唐朝的大將,在這一點上來說,他應該是非常勇武的。

沒有勇武之氣,這個人肯定是做不瞭大將的,而應該是一個文臣。面對毒河,郭元振沒有害怕,反而是命令士兵一同前往。郭元振率軍北行來到蔥嶺後,召集周邊各個藩鎮的士兵,一共大約集結瞭一百萬人。這些士兵全部等候郭元振的調遣。

也就是在毒河中,郭元振發現瞭一條中毒的黃龍,這條龍奪取瞭很多人的性命。張說對此記載為“大軍至日,有黃龍繞樹,以口吐毒氣而拒官軍,三軍悉睹焉。”這就說明這條黃龍不僅僅是郭元振發現瞭,而且一同前往的大軍都看見瞭。

大軍與黃龍激戰數日,結果黃龍失去瞭戰鬥力。郭元振命人將黃龍燒成瞭灰。黃龍死後,河源失去毒性。對此張說的著作記載為“公手書操檄文,令左拾遺張宣抗聲讀之畢,黃龍解樹而下,公率諸軍誅之,數日方倒,聚而焚焉。”這些記載出現在《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

現如今看到這樣的記載,人們肯定是難以置信的。畢竟龍這種動物在日常生活中是看不到的。那麼上千年的時間已經過去瞭,郭元振的事跡被廣為流傳。不過對於郭元振打死的究竟是什麼,肯定是存在爭議的,其次也是難以置信的。

人們根本不敢相信龍是存在的。現如今發現的史籍資料來看,大部分史籍資料中,龍的身影都出現瞭。那麼有沒有可能龍是古人杜撰出來的呢?這一點的可能性非常小,隻能大概率龍是一種現如今很常見的動物,隻不過是說法變瞭。

與龍很相似的動物就是蛇,很有可能郭元振打死的一條巨蟒。其次張說是文學傢,而郭元振又是他的好友,這樣一來張說就難免存有私心,為瞭表示郭元振的功績,張說很可能誇大瞭事情的真相。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並不少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