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諸侯列國都是24個節氣,齊國卻有30個節氣
時間:2019-08-21 20:56: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齊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因為齊國的三十個節氣用的是十個月版本的,意思就是一年隻有十個月份,以三十六天為一個月,七十二天為一季度,正好三百六十天就是十個月。齊國跟其他的國傢所采用的節氣不同,主要是從管子這本書裡所得知的,齊國采取的是一年分為四季。

三十個節氣分別是:春季的八節依次為地氣發、小卯、天氣下、義氣至、清明、始卯、中卯、下卯;夏季的七節依次為,小郢、絕氣下、中郢、中絕、小暑至、中暑、大暑終;秋季的八節依次為,期風至、小卯、白露下、復理、始節、始卯、中卯、下卯;冬季的七節依次為,始寒、小榆、中寒、中榆、大寒、大寒之陰、大寒之終。
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區分呢,有什麼傳說嗎,原來這個和齊國所在的位置和氣候有非常大的關系,而周人所在的陜西地帶,溫度是正好好,降水量也是可以的,到瞭冬季也不是特別冷,四季比較的分明。
而齊人所處的是山東那邊,因為靠近海,所以春天和秋天都比較短,冬天和夏天都比較長,顯然這種氣候是比較特殊的,當年據說薑子牙受封的時候,就看到瞭,於是把每個節氣都歸為十二天,因為劃分的越細,對農耕就越有幫助,就更有利於農民進行勞作。

還有一種說法,傳說是齊國的三十個節氣跟陰陽五行學說有一點關系的,五行學說也是從齊國流傳出來的,這個人叫鄒衍,他被齊國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影響的很深,他研究瞭多年才寫出瞭五行學說,其中裡面有個五德終始也是運用瞭節氣,是專門用於王朝更替的,因此這種說法也流傳至今。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