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陳矩:權傾天下的太監,死後百官為他送葬

陳矩:權傾天下的太監,死後百官為他送葬

時間:2019-08-23 08:16: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陳矩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歷史上的宦官多半都是惡貫滿盈的,特別是漢唐明三代,國傢的覆滅和那些太監的亂政不無關系。特別是到瞭明代,奸詐的小人魏忠賢、毀壞朝綱的王振等,他們讓明朝變得千瘡百孔,但實際上也有一些太監卻值得大傢贊揚,比如說鄭和,他可是開啟瞭古代史上第一次橫渡西洋的歷史,讓明朝的國威遠揚。不過在萬歷年間也有一個太監,他的存在讓明朝的國運延長,在死後文武百官為他送葬,百姓將他稱為“佛”,而至今都有人祭奠他。

大傢都知道萬歷是一個奇葩的皇帝,28年裡一直不上朝,直接導致瞭明朝的滅亡,就算朱由檢再怎麼努力,走向滅亡的大船也轉不過頭來瞭。不過萬歷之所以可以多年不上朝,還是因張居正和陳矩2個人,在張居正大權在握的10年裡,明朝實現瞭中興,國庫有瞭銀兩,他離世後陳矩再次接力,讓國傢變得安穩。

在1539年出生,傢庭十分的貧困,沒辦法在9歲的時候就被傢人送到瞭宮裡當太監。不過他的運氣很好,有個好上司高忠,高忠是一個有著報國情懷的人,雖說掌握著大權,但卻一心向善。正是在他的教導下陳矩才能勵志救世濟民,在學習上他也十分的刻苦,為今後的大權在握奠定瞭基礎,可以說他比起那些大學士的學問絲毫不差。在他剛進京的時候,錦衣衛的陸炳看到他後,當即就稱此人今後功名不在他之下。

在1583年,朱延堂因為犯罪被貶,而陳矩則是奉命將他押送到鳳陽,而後他還來到傢鄉的祖墳上祭拜。當時的宦官本領大,一路上總會魚肉百姓,敲詐官吏。不過陳矩卻安安靜靜的書寫文章,不會驚擾當地的官員,也不會收取別人的禮物,更不會迫害百姓,讓沿路的人對他好感度大增,因此大傢將他稱為“佛”!

他身材比較瘦弱,聲音也比較尖銳,但目光卻非常有神,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樣子,待人待事上和氣,在處理事情上也十分決斷擔當,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在吃喝上沒有什麼講究,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吟誦詩詞,彈琴書畫,每到一個地方總會寫上一些文字。

在1598年,陳矩掌管著東廠,雖說擁有非常大的權利,但他卻不會濫用權利,經常和下屬說,他隻奉守“祖宗法度,聖賢道理”8個字,因此遇到誰犯罪瞭,他並不會想著治別人的罪,總會讓他們的處罰最輕,還會積極的進諫萬歷,讓其改正想法。

一次公主和駙馬楊元春在一起爭吵,而駙馬氣的跑到瞭老傢,萬歷聽瞭後大怒不已,想要將駙馬關聯的大臣全都處理。不過陳矩卻稱,這是閨房內的事情,不應該讓皇帝操心,不然影響不好。就這樣楊元春才沒有受到處罰,隻是學習瞭禮儀。

在1603年發生瞭一起讓百官自危的“妖書”大案,在11月這天,朝中大臣全都領到瞭匿名的《續憂危議》,內容則稱萬歷寵愛的鄭貴妃和一幫官員勾結,想要將太子替換掉。神宗看瞭後大怒,讓陳矩徹查此事,而此時整個京城人心惶惶,畢竟裡面涉及的官員太多,搞不好要上萬人頭落地。

不少官員拉攏陳矩,想要借此機會排出異己,不過他都義正言辭拒絕,隻想將這個案子小事化瞭。而後他的手下蔣臣抓到瞭皦生光,這個人在過去曾有過偽造天書的案底,且還對國舅、鄭貴妃兄長勒索。而蔣臣雖說沒有證據,但為瞭能夠盡快結案,就認定他是兇手。不過經過瞭嚴刑拷打後他還是不認罪,可見大傢都知道他是無辜的,不過為瞭避免涉及的人太多,將罪名按在瞭皦生光身上,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案就這樣化解瞭。而這之後,朝中大臣對他更是敬佩。

1605年,陳矩掌控著監察、糾政、東廠等大權為一身,權利達到瞭頂峰,但他依舊遵循著8個大字,積極的進諫皇帝,將那些處罰嚴重的官員從輕發落。而他在管理東廠的期間,很少會抓捕要犯,而京城的秩序也最為穩定,東廠的牢房因為常年沒有人,以至於都長出瞭雜草。

1607年70歲陳矩在辦公室裡端坐離世,根據他的遺囑用上立棺,如同高僧一樣下葬。而萬歷賜他“清忠”2字,且還派人保護墓地和祠堂,而朝中的文武大臣則是穿著素衣祭奠,而百姓們也自發的送他安葬。到瞭今天,依舊有人祭拜這個被稱之為“佛”的官宦!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