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晚年想傳位給養子,卻慘遭親兒子殺害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朱溫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傳統中國人最註重的品質是什麼,無非就是四字:忠孝兩全。忠與孝之間,最為統治者所看重的,還是一個忠字,因為天子為君,君上為父,因此一個人的忠節,會是後世評判他最重要的標準。忠的最高評判標準,便是說這個人“全忠”,忠的全備瞭,自然是讓統治者萬分放心瞭。在唐朝末年,就有這麼一個人,他得到瞭一個經由皇帝所認證的名字——朱全忠。

朱全忠的忠心是從反賊開始的,那時他還叫朱溫,當他聽說山東起瞭黃巢兵,身為唐朝的子民,他的傢離黃巢鬧事的地方相隔甚遠,可是朱溫還是跋山涉水的投奔瞭這個讓唐朝皇帝寢食難安的反軍。朱溫加入黃巢後,直搗黃龍,殺入瞭唐朝的心臟——長安。
朱溫隨後被任為東南面行營都虞候,從長安出發,領兵去抵抗唐朝官兵反撲的勢力。朱溫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瞭各路的朝廷剿軍,等到回去長安復命時,黃巢親自到橋頭迎接,並且盛贊朱溫對於自己的忠心。得到器重的朱溫,被撥給瞭大量的兵馬,要他自己去隨意征戰,隻求為黃巢軍擴張勢力。
可以全權執掌軍隊的朱溫,還是沒有想著自立山頭,他打著黃巢的旗號,從丹州開始,一路劈打下去,直到碰到瞭唐朝節度使王重榮,才算是被阻擋瞭下來。王重榮是當時朝廷中為數不多的能將,朱溫和他幾次交手,都是屢戰屢敗,以至於最後窘迫到逃走時要自毀戰船,而派去求援黃巢的信使,每次都是空手而歸,因為當時黃巢也陷入瞭不利的形勢,朱溫這個時候,就幹脆帶著人馬,全數歸降瞭王重榮。
朱溫的降表遞到唐僖宗的龍岸前,皇帝看到這個讓朝廷焦頭爛額的魔頭竟然主動的歸降,心中大為振奮,他便賜名“全忠”,讓朱溫帶著原班人馬反頭去討伐黃巢,朱全忠得瞭“忠”字,也沒有讓唐僖宗失望,他對黃巢知根知底,歷經瞭四十多次交戰,讓黃巢受到瞭前所未有的重創,朱溫在朝廷的地位也是與日俱增,不過和他的地位相增加的,則是他那暴虐的脾性。
有一次,朱溫和節度使李克用一同飲酒,李克用醉酒後,對朱溫說瞭一些不好聽的話,嘲笑他是反賊出身,現在卻要被百姓們立生祠,天天享用香火。朱溫在酒席間不動聲色,隻是等李克用回去後,朱溫命士兵搬來柴火,直接要把這位朝廷大員給活活燒死在自己的住處,還好當時突降大雨,李克用在身邊人的掩護下,翻墻逃回瞭長安。而朱溫則把李克用身邊數百名朝廷的士兵全部殺盡,雖然李克用到皇帝面前彈劾瞭朱溫的所作所為,但是唐僖宗哪裡肯懲治朱溫,隻是好言撫慰李克用,對朱溫卻沒有任何追責。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唐僖宗身為君父,對朱溫的縱容讓他日益有恃無恐。唐僖宗去世後,昭宗即位,朱溫已經是手握重兵的權臣,當時隻有宮中的宦官勢力可以與之抗衡。天復三年,朱溫幹脆領兵入宮,把宦官給殺瞭七百多人,手段之殘暴,讓所有人咋舌,唐昭宗也隻能是委曲求全,稱朱溫是“社稷再生”。
原本以為,朱溫已經是權傾朝野,沒有什麼欲望瞭,可是一個人的欲壑難填,到瞭已經露出獠牙的地步,朱溫幹脆就覬覦皇位,直接派人殺瞭朝中大臣三十餘人,包括宰相都難逃一死,隨後他弒殺皇帝,結束瞭唐朝命數,自己立國後梁,成瞭開國的皇帝。朱溫做瞭皇帝後,自己對唐朝的血債累累,全忠這個名字,已經成為瞭一個莫大的諷刺,於是他又把名字改回成瞭朱溫。
朱溫的皇帝夢,終於成瞭真,但是一個不忠的人,做瞭需要所有人都要盡忠的對象,這原本就是不可理喻的事。朱溫原本疼惜自己的長子朱友裕,可惜這個兒子早死,在做皇帝後,關於太子人選,令他十分頭疼,因為自己親生的兒子都不怎麼成器,隻有養子朱友文深得朱溫的喜愛,但是有親子而立養子,這樣不就是給自己招攬禍事嗎?果然兒子朱友珪怎麼能忍受父親將自己傢的皇位傳授給外人,朱溫以為自己的暴虐會讓所有人害怕,不得不服從自己的一切決定,但是卻沒有想到,兒子比自己更加的兇狠殘酷。在乾化二年,朱友珪領兵入宮,趁著朱溫熟睡時,闖入寢殿,朱溫來不及喊叫護駕,就被自己的親兒子殺害在瞭床榻之上,一生假忠的朱全忠,就這樣以最不忠的方式,結束瞭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