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臨死前說瞭什麼 為何能讓蕭何呂後聽到心有餘悸呢
韓信臨死前說瞭什麼竟然讓蕭何呂後聽到心有餘悸,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漢朝是歷史上非常厲害的一個王朝,秦漢時期也是歷史上人們非常熟悉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這時候的秦朝已經是岌岌可危瞭,秦二世胡亥的昏庸無道,導致瞭秦朝走向滅亡。不可否認的是,對於秦朝的滅亡,秦二世是有很多責任的。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秦朝建立瞭,由此我國古代進入瞭封建王朝時期。不得不敬佩秦始皇奠定瞭其後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這樣的豐功偉績是一般人無法相比的。可是秦朝存在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僅僅存在瞭15年的時間。
秦朝滅亡之後,出現瞭各路起義軍,在最終的對決下,就是楚漢之爭。劉邦和項羽在秦朝末年,開始瞭爭奪戰。楚漢相爭之際,劉邦的漢初三傑肯定是出瞭大力的,韓信、張良、蕭何肯定是對劉邦起到瞭關鍵作用,沒有他們,肯定建立不瞭漢朝。

韓信與彭越、英佈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可是漢朝建立之後,韓信的結局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瞭。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樣的教訓對韓信也是非常管用的,漢朝建立之後,在劉邦的授意之下,問題出現瞭。

劉邦授意瞭呂後和蕭何設計害死瞭韓信,有人肯定會問道,劉邦沒有授意,史書中沒有記載。可是仔細一想就知道,沒有漢高祖劉邦的授意,蕭何和呂後有膽量殺死韓信?我想肯定是不會的。為劉邦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就這樣死瞭。

後人看瞭這樣的記載,肯定是感到惋惜的。那麼鮮為人知的是,在韓信臨死之前,說瞭一句話:“吾悔不用蒯(kuǎi)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那麼韓信所說的這句話有什麼影響呢?這句話嚇壞瞭韓信和呂後。

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肯定是有所指的。要想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要先瞭解一下蒯通。本名蒯徹,因為漢武帝名劉徹,為瞭避諱才改瞭名字。那麼蒯通就是韓信的謀士,他輔佐瞭韓信,為韓信提供瞭很多計謀。韓信攻打齊國的時候,蒯通就提供瞭很多計策,在這樣的輔佐之下,韓信才能夠攻打齊國的72座城池,平定齊國。這時候的韓信是洋洋得意。

可是在韓信高興的時候,蒯通告訴瞭韓信一句話:“這時候天下三分,劉邦和項羽都要靠您,楚漢相爭的局勢已經很明顯瞭,無論是之後追隨誰,都不是好的選擇。不管幫助誰最後都得不到好處,您的結局都不會太好。”
蒯通的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勸韓信擁兵自立,這樣的情況下就沒有被滅的風險瞭。不得不說蒯通的遠見是非常厲害的,當初的韓信要是聽瞭蒯通的話,就不會有被害死的情況瞭。當初的韓信選擇瞭劉邦,在這樣的情況下項羽肯定是不會成功的。

事實證明結局就是如此,劉邦與韓信等人聯合起來,西楚霸王項羽根本不是對手。結局就是盡人皆知的瞭,項羽失敗瞭。值得一提的是,項羽不一定是在烏江自刎瞭。現如今的史籍資料沒有顯示項羽是在烏江自刎的,因此這樣的事情不足為信。

漢朝建立之後,韓信的結局就不好瞭。漢朝剛剛建立,劉邦就分封異姓王,這其中就包括韓信。可是沒過多久,韓信就被誣陷瞭要造反。結果可想而知,韓信沒過多久就被蕭何和呂後設計死瞭。韓信被蕭何召集進瞭皇宮中,在這裡身邊有大量的埋伏。
呂雉和蕭何用計誘殺韓信在長樂宮鐘室。就這樣,西漢名將韓信死於蕭何與呂後之手。現如今看來,韓信臨死前說得話,是痛恨自己的,假如當時聽從瞭蒯通的話。那麼韓信的結局就會不一樣。韓信臨死前說瞭這句話,當時的呂後和蕭何是心有餘悸的,別說是他們兩個,就連劉邦聽見這樣的話,都會非常忌憚。
韓信的結局讓人感慨萬分,假如當初的韓信聽從瞭蒯通的話,那麼他的命運就會發生轉變。其次即使是沒有聽從蒯通的話,韓信效仿張良也是可以的,急流勇退之後,肯定會得以壽終正寢。韓信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