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抽煙嗎 煙草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古人抽煙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中國古代的人是抽煙的,但歷史並不長。煙草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傳入我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比起三千多年的人類吸煙史,我國的吸煙歷史還很年輕。關於煙草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煙草起源於非洲,說煙草與很多其它食用植物一樣,是由非洲土著橫渡大西洋帶到美洲去的。非洲吸煙的歷史要比哥倫佈到達美洲還早一千多。這種說法缺乏考古支持,人們很少認可。比較主流的觀點是煙草起源於美洲,考古發現人類在原始社會時,煙草就已進入到美洲人的生活中瞭。最開始的美洲人不是吸煙而是吃煙,他們在采集食物時不經意的將一片葉子放在嘴裡咀嚼,因此體力和精力得到瞭快速恢復。
而多次拒絕這種葉子便會成癮,這就是最早的煙草。考古學傢認為,迄今發現人類食用煙草最早的證據是在墨西哥南部的一座建於二千四百多年前的神殿裡一幅浮雕。浮雕上畫著一個叼著長煙管的瑪雅人,以及他在祭祀時吸煙的情景。考古學傢還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的洞穴中,發現瞭印第安人遺留的煙草和煙鬥中吸剩的煙灰,據考證這些煙草的年代距今約二千七百年左右。而有文字記載的人類吸食煙草是在三千三百多年前的薩爾瓦多。祭祀吸煙是美洲土著的習俗。而研究分析表明,三千五百年前的美洲土著便有瞭吸煙的習慣。隨著美洲歷史的進一步發掘,吸食煙草的歷史可能會向早期的印第安史延伸。
再加上現今栽種的紅花煙草性喜溫熱環境,使得煙草源於美洲的觀點被人們普遍接受。當哥倫佈抵達美洲大陸時,當地土著贈給哥倫佈三筐禮物,其中的一筐是幹樹葉,也就是我們說的煙草。返航途中的哥倫佈實在想不出這幹樹葉有啥用,於是命船員將樹葉倒進瞭海裡。

煙草就這樣第一次與“文明社會”失之交臂。英國在北美的弗吉尼亞建立瞭第一個殖民地後,正式把煙草帶回瞭歐洲,有人向伊麗莎白女王演示瞭如何吸食香煙,仆人們看到吞雲吐霧後以為是著火瞭,便將一盆冷水澆在瞭此人身上。至此煙草逐漸在歐洲流行開來。

煙草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傳入我國,當時傳入有兩條途徑。一個是葡萄牙人將煙草和煙鬥帶到澳門,這是煙草進入我國的最早記載。另一個是從菲律賓的呂宋島將種植的煙草偷運進入我國,海禁使得煙草非常緊銷。到瞭明萬歷年間,煙草開始在我國種植。明萬歷三年,煙草種子第一次從呂宋島傳到瞭福建永定地區,並在那裡開始種植。當時的煙草是屬於晾曬煙,主要是用於制作卷煙和雪茄。福建永寧就成為我國最早種植煙草的地方。
在明末時,抽煙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常見事情,在這些吞雲吐霧的人中已經出現瞭小孩和婦女。明朝時期一度對煙草種植和吸食進行禁止,這主要是為遏制煙草的成癮性和沿海瘋狂的走私煙草行為。通常都認為進入我國的歷史僅有四百多年,但有人在研究和編撰煙草史時,對煙草在中國使用僅有四百多年歷史的觀點提出瞭質疑。他們認為煙草起源於中國或蒙古,目前隻有種植的紅花煙草與黃花煙草,是由美洲輾轉傳入我國的。
而我國的野生煙草歷史是比較悠久的,在四川等地有不少被稱為“野煙”的野草,其葉子形狀與煙草相似,植株比較小,但沒發現有人將其作為煙草來吸食。另外,在雲南西雙版納也有野生煙草,他們認為煙草的原生植物可能在此。據記載,三國時諸葛亮南征時,士兵曾受到瘴氣中毒,當地人送韭葉雲香草,燃燒吸取其煙以驅瘴毒。雲香草後來被移植陜甘一帶,逐漸成為當地傢種煙葉。

有名的蘭州水煙便是當地黃花煙制作的,煙農稱其為韭葉雲香草。在山東兗州、河南鄧縣等地從事晾曬煙種植的煙農認為,他們現在種植的煙草,就是三國時諸葛亮避瘴氣的雲香草,經過栽培後,從野生煙演變為現今的晾曬煙。唐代劉禹錫的“馬鞭煙袋細細通,兩人相戀莫漏風。”就是湘西人吸煙的寫照。這些眾多的關於吸煙的記載都早於哥倫佈發現煙草的時期,說明中國古人的吸煙歷史遠不止四百多年。清代時已經出現“數十年間,吃煙者十人而二三,今則男女老少,莫不吃煙。”的情形,說明當時的吸煙已成為人們的嗜好。
清代時吸煙的不止是男人,很多女人也都會抽煙,甚至是小孩也將煙草作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王世禎記載的“今世公卿大夫,下至輿隸婦女,無不嗜煙草者。”說明當時除民間盛行抽煙外,在朝廷中抽煙之風也十分流行。綜上所述,我國古代人的抽煙歷史,通常的說法是始於明朝嘉靖年間。但近年也有人認為我國古代的抽煙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這這一說法還有待考證。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世界共識,不吸煙或早戒煙對身體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