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鮮卑族,後來為什麼消失瞭?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鮮卑族,後來為什麼消失瞭?

時間:2019-08-24 18:04: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華夏文明史上出現瞭很多遊牧民族,包括匈奴、突厥等等,這些民族曾經都給中原王朝帶來過傷害,不過隨著戰爭的出現,這些民族大部分都被消滅瞭。拿匈奴來說,從西漢時期漢武帝開始,匈奴就走向瞭下坡路,到瞭漢宣帝時期就更是如此瞭。

在華夏歷史上,秦朝、漢朝都被匈奴不斷的侵擾,到瞭漢朝時期,才將匈奴打敗。不過這時候的匈奴沒有逃跑,匈奴分裂成為瞭南匈奴和北匈奴,到瞭之後匈奴一部分去瞭歐洲,另一部分就是在五胡亂華時期開始崛起。不過之後匈奴就被漢化瞭。

留下來的南匈奴被漢化,北匈奴跑到瞭歐洲。現如今已經沒有匈奴這個民族瞭。除瞭匈奴和突厥之外,歷史上還出現瞭一個遊牧民族,就是鮮卑族,他們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對於這個民族,人們肯定是不陌生的。

對於鮮卑族的起源,古人認為有四種說法。分別是東夷說、東胡說、山戎說和逃亡漢人說。對於四種說法,現如今的史學界對鮮卑是源於東胡的說法比較認同,其餘的三種都得不到認同。鮮卑源於東胡是最廣泛的說法。那麼東胡什麼民族呢?

東胡是中國東北的古老遊牧民族。他們是伏羲後裔東夷北遷後與胡人融合,由此出現瞭東胡的說法。《史記索隱》中記載瞭“鮮卑,東胡別種”,其次在《後漢書》、《三國志》、《晉書》等等史籍資料中,全部記載瞭鮮卑來源於東胡。

漢和帝時期,漢朝大將竇憲擊敗匈奴,鮮卑乘虛占領匈奴舊地。這時候的匈奴人自稱鮮卑,其次鮮卑人到瞭匈奴的地方之後,與匈奴人進行瞭融合。因此,鮮卑族又是東胡與匈奴的融合民族。漢桓帝時,檀石槐統一瞭鮮卑各部,由此鮮卑進入瞭大一統。檀石槐死後,鮮卑各部落陷入瞭動亂之中,這時候的鮮卑再一次變成瞭分裂的局面。

之後的鮮卑就是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各個部落之間不斷地進行戰爭。經過常年的戰爭之後,三個傢族脫穎而出,分別是東部的宇文氏;西部的拓跋氏和中部的慕容氏。這三個傢族都成為瞭中原地區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者。

魏晉十六國時期,慕容氏先後建立瞭前燕、西燕、後燕和南燕,到瞭之後拓跋氏滅掉慕容氏,建立瞭北魏、東魏和西魏。後來宇文氏將拓跋氏打敗,於是就有瞭歷史上的北周,也就是在這個朝代,隋文帝楊堅出現瞭,他篡取瞭北周的皇位,開創瞭隋朝。

北周時期,出現瞭一位非常厲害的皇帝,他就是宇文邕,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這時候的北周還沒有出現楊堅,到瞭之後,楊堅開始建功立業。最終的楊堅篡位。值得一提的是,北魏的分裂,讓宇文氏看到瞭機會,經過三次戰役,宇文氏建立瞭北周。

北魏時期,出現瞭一個現象,就是北魏與佛教的關系。在北魏統治期間,出現瞭佛教興盛的局面。文成帝在太武帝的廢佛之後大力興佛。值得一提的是,北魏時期,修建瞭雲岡石窟,現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瞭著名的旅遊景點。雲岡石窟可以說是雕刻在石頭上的王朝,它就代表瞭北魏。

在北魏和北周時期,鮮卑族都是存在的。雲岡石窟隻是北魏的一個縮影。那麼北魏和北周滅亡之後,鮮卑族去瞭哪裡呢?北周滅亡後,鮮卑就已經沒有瞭作為主體的王朝。隋唐以後,鮮卑已不作為民族存在。那麼鮮卑族的人們去瞭哪裡呢?作為鮮卑主體的北周滅亡後,鮮卑融入瞭其他民族之中,成為民族融合道路上又一消失的古代民族。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時期,鮮卑曾經出現瞭漢化。北魏太和年間馮太後和孝文帝的進行瞭“漢化改制”,這是北魏時,第一次出現的漢化鮮卑。這一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在這樣的融合中,消失瞭很多古代遊牧民族。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