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種的《伐吳七術》是什麼?用瞭三個就將吳國滅瞭!
文種的《伐吳七術》是什麼?用瞭三個就將吳國滅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歷史上出現過非常多的很有智謀的謀士,他們所出的計謀總是讓人拍案叫絕,絕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得到的,各個時期都會有這樣的謀士,比如春秋時期被稱為“第一毒士”的文種,他就曾經出過《伐吳七術》,用七種辦法對付吳國,而且在後來的實踐中隻用到瞭其中三種,就滅掉瞭吳國,那剩下的四種又是什麼?

在著名的典故“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中,勾踐殺害滅吳功臣文種時說:“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你教我滅掉吳國的七條計策,我隻用瞭三條就滅掉瞭吳國,另外四條,你替我去先王那裡試試吧。)看到這裡大傢一定很好奇,這”伐吳七術“究竟是什麼神奇計策,竟然三招之內就幹掉瞭鼎盛一時的吳國。
明人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記載瞭”伐吳七術:":一曰捐貨幣,以悅其君臣;二曰貴糴粟囊,以虛其積聚;三曰遺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遺之巧工良材,使作宮室以罄其財;五曰遺之諛臣以亂其謀;六曰疆其諫臣使自殺以弱其輔;七曰積財練兵,以承其弊。"翻譯過來就是:
一、賄賂吳國的君臣,使其對越國不加懷疑
二、高價收購吳國的糧食、草料,使吳國沒有儲備的糧食,並且民眾被利益驅使,長途跋涉到越國來販賣糧食,導致人民疲敝。
三、進獻美女,讓吳王沉迷於美色,荒廢朝政
四、進獻能工巧匠和珍貴的木料,使吳國大興土木而國力空虛
五、派一些會溜須拍馬的人過去,極力諂媚,使吳王容易上當
六、使正直的諫臣觸怒國君,迫使他們自殺
七、囤積財物,訓練兵馬,等待吳國疲敝之時,趁虛而入,使其滅亡。

看到這“伐吳七術”真是讓人不得不再次感嘆古人的智慧,這“伐吳七術”分明就是政治鬥爭中的三十六計,時至今日也仍被陰謀傢們所使用。巧的是文種剛好和孫武是同時代的人,可見我國的政治策略和軍事策略的發展進度何其同步。而勾踐所謂的用其三而敗吳,指的就是七術中的二、三、四三術。
勾踐被夫差釋放回越過後派遣瞭三千人上山砍樹,專門砍伐粗大的樹木並雕上花紋送給夫差。這些木材沒有辦法用來建造小的宮殿,吳國隻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蓋起與越國材料相稱的宮殿,最終夫差花瞭三年的時間準備材料,又用瞭五年的時間建造,終於建成瞭高二百丈,寬八十四丈的姑蘇臺,姑蘇臺成時,吳國已是“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美人計大傢就都很清楚瞭,就是獻給瞭夫差絕色美女西施,西施在勾踐宮中接受瞭三年的培訓,才被送去吳國,夫差果然被迷得神魂顛倒,完全把朝政拋在一邊。

而後勾踐又派遣文種前往吳國,聲稱越國受災,民無食,向夫差借糧,並帶來瞭大量的財寶向太宰伯嚭行賄,使伯嚭說瞭很多好話,最終夫差借瞭一萬石糧食給越國。而越國歸還糧食的時候特意選取全國最好的,粒最大的糧食還給吳國,但是在歸還之前勾踐命令人將這些糧食都蒸熟瞭。夫差見到歸還的糧食粒粒飽滿,於是便作為種子發給瞭百姓,結果那一年吳國顆粒無收,不得不發國庫糧救急,導致儲備糧所剩無幾。
以此看來這“伐吳七術”果然異常犀利,隻三招便將吳國搞得國力空虛,民不聊生。但細細想來越國從一開始就大力賄賂吳國太宰伯嚭,使其時時為越國說話,離間夫差與伍子胥,最終導致伍子胥被殺。而勾踐則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練兵屯糧。以上種種不正是暗合“伐吳七術”中其他四術的精髓麼,所以其實“伐吳七術”中的每一條都起到瞭重要的作用,而所謂的“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也無非就是誅殺功臣的借口罷瞭。一代名臣文種,能設計出如此犀利的計策卻看不出勾踐的為人,也不免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