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皇後幹政,卻能幫丈夫治理天下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徐皇後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婦人幹政,一直是封建王朝的忌諱。中國歷史上婦人幹政的事兒不勝枚舉,大多數都成瞭王朝滅亡的催化劑。然而,在中國明朝前期,有一位皇後也時常幹預政事。但她幹政卻不是因為有多強的權力欲,而是為瞭幫助自己的皇帝丈夫。這位皇後就是明成祖朱棣的發妻仁孝皇後徐氏。
徐氏是明朝開國功臣中山王(追贈)徐達和嫡妻謝氏的長女,不僅人美還很有學問,在當時被譽為女儒生。朱元璋見老徐傢的閨女這麼優秀,於是就把徐達叫來,跟他商量著許配給瞭第四子朱棣。朱棣當時還是燕王,1376年徐氏被冊封為燕王妃。

徐氏一肚子學問,並非浪得虛名,也不僅僅是嗜書的一枚腐儒,她能夠學以致用。嫁給朱棣後,徐氏小心謹慎,待人處事基本沒什麼紕漏。因此,當時徐氏深得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喜愛。婚後在南京待瞭一段時間,後來徐氏便跟隨朱棣去瞭封地北平生活。
馬皇後去世後,徐氏為其守孝三年,恪守禮儀粗茶淡飯。由此來看,徐氏的賢淑是由內而外的,不是演給誰看的。徐氏不僅有學問有品德,而且對軍事戰略也有所精通。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朱棣帶著大軍一路南下,讓燕王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
當時朱高熾守城,凡是部署防禦之事,大多都是他的母親徐氏在背後作指導。徐氏不僅指導朱高熾如何部署防禦,而且還親自參與,由於城中兵力缺乏,她激勵將校、士兵、百姓的妻子披上鎧甲登上城墻守衛北平。由此可見,徐氏有勇有謀頗有女將風范,不虧出自將門。北平有瞭徐氏,最終得以保全。
1402年,朱棣帶著靖難大軍攻進瞭南京城,建文帝失蹤。而後朱棣登基為帝是為明成祖,朱棣當瞭皇帝後便冊立徐氏做瞭皇後。這位徐皇後不僅能幫助自己的丈夫在打天下時守衛北平,朱棣做瞭皇帝徐氏還能在治國方面幫助朱棣建言獻策。

徐皇後時常勸朱棣,坐擁瞭天下,但對前朝舊臣也不要疏遠。還勸朱棣,取得瞭天下就應該讓士兵休養生息,愛護人民。靖難之役時,徐皇後的同母弟徐增壽沒少幫瞭朱棣,後來被建文帝殺死。朱棣做瞭皇帝瞭,就想著追封這位小舅子。然而卻遭到瞭徐皇後的反對,雖然朱棣後來還是背著徐皇後追封瞭徐增壽,但徐皇後知道後並不高興。
除此之外,徐皇後還邀請明朝六卿、翰林的夫人們到宮中,先賞賜他們,然後勸勉她們多鼓勵自己的丈夫以百姓為重、心系民生。不僅如此,徐皇後還摘錄《女憲》、《女誡》中的精華寫成《內訓》二十篇,又將古人的嘉言善行編輯在一起寫成《勸善書》,頒行天下,真正做到瞭母儀天下。
徐皇後的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比較穩重,而另外兩個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比較驕橫。知子莫如母,所以徐皇後主張立朱高熾為太子,漢王和趙王不但不能重用,而且還得為他們選擇敢於監督勸誡的僚屬。
就是1407年七月,徐皇後病重之際還不忘勸諫自己的丈夫關愛百姓、廣求賢才,對宗室以恩禮,不要驕養外戚。同年的七月初四,徐皇後病故,時年四十六歲。徐皇後臨終前,還掛念著當年在北平和她一同抗敵的那些將校的妻子,告誡兒子朱高熾,有生之年不能再去北平一一慰勞她們成瞭一生的遺憾。
徐皇後去世後,朱棣十分悲痛。皇帝失去瞭妻子,帝國失去瞭賢內助。徐皇後去世後,朱棣再沒有立過皇後。徐皇後去世後,朱棣一直沒有安排下葬,而是在遷都北平後,將徐皇後葬進瞭明十三陵。而徐皇後也成瞭進入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明成祖朱棣在征討漠北途中去世後,與徐皇後合葬在瞭一起。朱棣去世後,其長子朱高熾繼位後,是為明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