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此人,劉邦逃過鴻門宴,也難逃一死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劉邦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鴻門宴的故事我們大傢都知道,劉邦因為先入關中,還讓手下的軍隊阻擋瞭項羽入關,所以項羽很生氣,范增也勸項羽借此機會殺掉劉邦,但是最後在項伯、張良等人的計謀之下,雖然鴻門宴險象環生,但是最後有驚無險,劉邦還是逃脫瞭死亡的魔爪,回到瞭自己軍中,還順便借著這個機會找出誅殺瞭自己軍中的一個叛徒,左司馬曹無傷。
在鴻門宴之後,范增大罵項羽不爭氣,可是也沒辦法,事情已經是這樣瞭,隻能後面再找機會。於是項羽繼續領兵西進,進入咸陽,大肆屠戮,殺瞭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又火燒阿房宮,據說咸陽大火連續燒瞭三個月都沒有熄滅。項羽還在咸陽大肆玩樂,把咸陽宮中的無數金銀珠寶和美女運回江東,對於有人提醒他的王關中可成霸業的話聽也不聽,相反因為觸怒瞭他,還把那人給殺瞭。

在咸陽,項羽大肆分封諸侯,包括自己在內一共分封瞭十八個諸侯王,劉邦被封為瞭漢王。話說劉邦雖然在鴻門宴上面逃得瞭一名,但是又被困在瞭咸陽城中,劉邦想走走不瞭,范增又一直想將劉邦除之而後快,等於是把劉邦軟禁瞭起來。
劉邦自己沒有辦法,想到瞭張良,於是向張良問計,可是張良也是身處敵營,沒有辦法,情急之下,張良突然想到瞭這個時候還在項羽帳下的陳平,陳平自從見瞭劉邦之後一心想要投入劉邦帳下,於是抱著孤註一擲的想法,張良去找瞭陳平。

果然陳平和張良一見如故,說起來兩人也是有些相似的,張良是身在韓營心在漢,陳平是身在楚營心在漢,張良說明瞭自己的來意,希望陳平能夠想個辦法解決漢王劉邦現在的處境,劉邦想瞭想說道:項王這邊還是比較好說的,比較麻煩的是范增,范增是個老狐貍,一心想除掉漢王,想要從項王身邊救出漢王,一定要讓范增先離開幾天。
范增雖然年紀很大,已經七十多瞭,但是一點也不糊塗,比誰都精明,而且算是一心效忠項羽,一心都是為瞭他好,若是項羽真能多聽從范增的話,那估計也就沒有漢王什麼事瞭,可是項羽的性格註定他不會這樣,於是陳平就開始施展他的連環計瞭。
陳平首先去見瞭項羽,他對項羽說道:大王可以給楚懷王一個義帝的稱號,然後把他送到郴州,這樣就不用受到他的束縛,而您從此之後也就可以號召天下瞭。陳平的話正好打動瞭項羽的心,於是在范增來找項羽的時候,項羽開始和范增商量瞭。
項羽和范增說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你看是不是應該對楚懷王采取點措施,然後就把陳平的話變成瞭自己的話和范增說瞭一遍,說這是自己想到的,並沒有把陳平說出來。范增聽瞭之後深以為然,認為這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而且必須得自己親自去辦才行。於是范增離開項羽,前往解決這件事瞭。

不過范增臨走之前也留下瞭後手,他讓項羽答應瞭他三件事才走,三件事之中范增強調得最多的就是不能讓劉邦離開咸陽這件事,不過能對項羽有多大的約束力那就隻有天知道瞭。可以說陳平是把范增和項羽看得透透的,他看準瞭項羽想自己號召天下,吃準瞭項羽好大喜功會說是自己想出來的這個主意,吃準瞭范增為項羽考慮一定會答應這件事,事情全部都在按照陳平的設想進行。
陳平估摸著范增已經走遠瞭,就向項羽上瞭一本,提醒項羽說現在各路諸侯齊聚咸陽,每一方兵馬至少都有四萬人以上,這樣一來恐怕用不瞭多久咸陽的糧食就要被吃光瞭,最後損失的還是大王您。項羽一聽對啊,於是責令各路諸侯盡快回自己的封國,路遠的給十天期限,路近的給五天期限,期限之內必須離開咸陽。
隻是唯獨劉邦被項羽留瞭下來,令其在咸陽陪伴王駕。不過這也在陳平的意料之中,陳平授意張良讓劉邦向項羽請求回傢省親,劉邦依計向項羽請假,項羽猶豫不決,張良趁機向項羽說道:不能讓劉邦回沛縣,不然他在沛縣稱王就麻煩瞭。不如讓他回到漢中去,您趁這個機會去沛縣扣壓他的傢人,這樣就能控制住劉邦瞭。
陳平借著這個機會也跟項羽說道:大王已經封劉邦為漢王,卻不讓他去上任,恐怕會失信於天下,不如就聽從張良的建議讓他去上任,然後扣押他的傢人做人質,這樣既保全瞭信譽,又能夠控制劉邦,豈不是兩全其美的策略嗎?
項羽想瞭想,最終同意瞭,於是劉邦趕緊逃出瞭咸陽,帶兵跑到瞭漢中,陳平的計謀救出瞭劉邦,也為劉邦日後的崛起留下瞭契機。可以說如果沒有陳平的計謀,劉邦可能早就在范增對項羽的軟磨硬泡之下被殺瞭。
范增的死和陳平也脫不開幹系,范增是項羽身邊最出色的謀士,為瞭孤立項羽,陳平使用反間計讓項羽對范增起瞭疑心,范增感覺到項羽已經不信任自己瞭,於是向項羽提出告老還鄉,項羽竟然沒有任何挽留就同意瞭,范增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氣,最後氣的背上長瞭個毒瘤,從此一病不起,嗚呼去世瞭,項羽身邊最忠心最出色的一個謀士也離開瞭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