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曹操麾下的一支精銳之師為什麼會被關羽全殲?

曹操麾下的一支精銳之師為什麼會被關羽全殲?

時間:2019-08-27 15:54: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曹操麾下有一支精銳之師,曾經打敗呂佈,卻被關羽全殲。

經過休整之後,曹操重整旗鼓,再度向濮陽發動進攻。呂佈引軍出戰,與猛將許褚大戰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曹操見狀,又派上典韋、夏侯惇、夏侯淵等五名將領出馬,六人圍毆呂佈。呂佈抵擋不住,企圖撥馬回城。誰知城內大姓田氏已經暗中歸順瞭曹操,拒不開門。呂佈無奈,隻得率部逃往定陶。

在謀士劉曄的建議下,曹操立即率部展開追擊。經過多日激戰,未能拿下該城。曹操隻得在城外四十裡下寨。時值小麥收割季節,曹操命士卒前去割麥。細作將此事告訴呂佈,呂佈引軍前來,打算乘虛偷襲曹操營寨。當來到營寨附近時,呂佈發現營寨旁有一大片林木,擔心曹操在此設伏,便撤退而回。曹操見狀,心生一計,命人在林中插上旌旗以迷惑呂佈,將主力埋伏在營寨西側長提一帶,打算在呂佈再次前來時進行伏擊。

次日,呂佈果然再次率部前來,向曹操營寨發動偷襲。早有埋伏的曹操揮軍迎擊,將呂佈擊敗。呂佈部將成廉在此戰中被樂進射死,呂佈大軍損失慘重,隻得放棄定陶而去。曹操乘勝追擊,終於將呂佈趕出兗州,取得瞭兗州爭奪戰的最終勝利。

小說中提到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具體地點是在定陶的巨野地區。這也是呂佈與曹操之間持續一年多的兗州爭奪戰中最為關鍵的一戰,決定瞭兗州的最終歸屬。

據《三國志武帝紀》載,經過一年的激戰,占據對曹操越發有利。曹操向呂佈部將薛蘭、李封把守的巨野發動進攻,並很快攻占該城。不久後,呂佈和陳宮親率一萬多人向發動反攻。雙方數萬大軍雲集巨野一帶,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正值巨野地區的糧食收獲季節,曹操鎮守巨野的大部兵力都被派去附近農田收割糧食,城內兵力空虛,守備兵力僅有一千餘人。呂佈大軍突然逼近,城內軍民驚恐萬分。在這危急時刻,曹操沉著冷靜,很快想出瞭應對之策。《三國志武帝紀》註引《魏書》載:“太祖乃令婦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佈疑有伏……引軍屯南十餘裡。”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操的“空城計”破綻頗多,很容易被識破。但呂佈卻被城外的一片樹林所迷惑,擔心曹操設伏,於是引軍撤退,失去瞭攻占巨野的絕佳時機。

到瞭第二天,呂佈再度率部前來。這一次,曹操早已準備充分,“隱兵堤裡,出半兵堤外。佈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此戰過後,呂佈形勢越發不利,最終在兗州無法立足,隻得逃到徐州投靠劉備。

從《三國演義》的描述來看,曹操能奪回兗州,完全是憑借自己的出色能力,但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情況卻並非如此。曹操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因素卻離不開一個人的大力支持。沒有這個人,曹操要想奪回兗州難於登天。這個人便是袁紹麾下大將朱靈。

據《三國志徐晃傳》介紹,早在曹操東征陶謙期間,袁紹就曾派出大將朱靈跟隨曹操一起出征。該傳稱:“太祖之征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 按照原定計劃,徐州戰事結束後,朱靈統率的這支軍隊要回到袁紹身邊。但此時兗州爭奪戰突然爆發,朱靈作出瞭一個重大決定:“紹所遣諸將各罷歸,靈曰:‘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復何之?’遂留不去。所將士卒慕之,皆隨靈留。”

朱靈統率的這支軍隊人數到底有多少呢?上面的記載中提到瞭一個數字:三營。三營是多少人呢?按照漢代的軍制,一個營是由五部組成,一個部的人數為四百人。以此類推,一個營的兵力為兩千人,三個營的兵力則為六千人。這樣一支擁有強大戰鬥力且數量龐大的武裝無疑能對曹操奪回兗州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自兗州之戰開始後,朱靈統率的這支軍隊便脫離瞭袁紹軍隊序列,加入瞭曹操集團,並在兗州爭奪戰中屢立奇功,為曹操奪回兗州立下瞭汗馬功勞。這支軍隊也成瞭曹操發傢的本錢之一。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支軍隊的結局並不好。其統帥朱靈因為得罪瞭曹操而被剝奪瞭軍權,從此告別瞭軍旅生涯。這支軍隊繼任的統帥是曹操最為倚重的“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盡管於禁統率這支軍隊立下不少戰功,但最終卻在荊襄之戰中被關羽全殲。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