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本來不想害自己的女婿扶蘇,趙高是如何勸服他的?
李斯本來不想害自己的女婿扶蘇,趙高是如何勸服他的?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李斯和趙高聯手篡改秦始皇遺詔,還逼死長子扶蘇,最後扶持秦二世繼位。實際上早期趙高找上李斯時,李斯並不同意陷害扶蘇,但後來為什麼又答應瞭呢?難道說趙高手裡握有李斯的把柄?實際上趙高隻是對李斯說瞭幾句話,就動搖瞭李斯的想法。如果扶蘇繼位,李斯很有可能會被替代,或者直接棄用,讓然這也隻是一種假設,但趙高就是揣摩出瞭李斯不安的心,因此才會得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攜幼子胡亥開始瞭生命中最後一次東巡。
當浩浩蕩蕩的出巡人馬行駛到沙丘宮(今邢臺廣宗)時,秦始皇突發疾病,並且病情一日比一日嚴重。
或許是預感到大限將至,秦始皇急忙給長子扶蘇寫信,讓他“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
信寫好後,秦始皇將這封重要的書信交給自己寵信的宦官趙高,囑咐他派人將書信送給扶蘇。這封書信尚未送出,秦始皇便駕崩於沙丘。趙便和丞相李斯商量矯詔立胡亥為君的計劃。
此時,李斯已是丞相之尊,位極人臣,即便更換儲君人選也無法繼續高升。
同時,李斯深諳“老鼠哲學”,又知道趙高和胡亥的關系非比尋常,如果胡亥登基勢必重用趙高威脅自己的相權。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老成持重的李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竟然同意瞭趙高矯詔的計劃。那麼,李斯明知道矯詔擁立胡亥的風險巨大,為何依舊願意這樣做呢?

一、矯詔計劃
秦始皇駕崩後,李斯認為君王在出巡途中去世,有可能影響政局的穩定,於是李斯和趙高一起隱瞞瞭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對外宣稱一切正常。
為瞭防止秦始皇遺體腐敗泄露機密,李斯和趙高還專程準備瞭許多臭鮑魚,和秦始皇的遺體一同運輸,以此掩蓋秦始皇已死的真相。
不過,李斯雖然隱瞞瞭秦始皇死訊,卻並沒有矯詔的想法,但同事趙高的想法與他有些不一樣。
據史料記載,趙高曾對胡亥說:“上崩,無詔封王諸子而獨賜長子書。長子至,即立為皇帝,而子無尺寸之地,為之奈何”。
趙高的意思是現在秦始皇去世瞭,準備傳位給長子扶蘇,如果扶蘇當瞭皇帝,那你胡亥該怎麼辦呢?
一席話說得胡亥惶恐不已,趙高見時機成熟,便向胡亥提出瞭矯詔登基的計劃。
胡亥聽後,猶豫瞭一會便同意瞭趙高的計劃。

二、勸服李斯
搞定胡亥後,趙高又打算去說服手握重權的丞相李斯。
在趙高看來,如果李斯同意合謀矯詔,那他的計劃將更加容易成功。
然而,李斯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絕非胡亥這樣的懵懂少年可比。
同時,李斯對秦始皇忠心耿耿,從未想過違抗秦始皇遺命,這使趙高說服李斯難上加難。
這場趙高與李斯的交鋒從趙高向李斯提出矯詔篡位的計劃開始,據《史記》記載,李斯聽完趙高的計劃後嚇得臉色都變瞭,他指責趙高的言論是“亡國之言”,“非人臣所當議”。

或許是早就料到瞭李斯的反對,趙高不緊不慢的繼續對李斯說:“君侯才能、謀慮、功高、無怨、長子信之,此五者皆孰與蒙恬?”
這話是意思是問李斯與蒙恬相比誰的功勞更高,才能更棒,得到扶蘇的信任更多,李斯沉默瞭半晌,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如蒙恬。
之後趙高便開始對李斯展開精準打擊,他告訴李斯說:“如果扶蘇繼位,那你的丞相之位一定會落到蒙恬手中,而胡亥仁厚,讓胡亥登基更合適,希望你仔細考慮一下”。
李斯本是佈衣出身,經過數十年摸爬滾打才有瞭如今的地位。因此,李斯對自己的名利富貴十分看重,而這正是趙高攻陷李斯心理防線的突破口。
於是,李斯仰天長嘆一聲,黯然同意瞭配合趙高矯詔的計劃。
在趙高和李斯的合力運作下,秦始皇寫給扶蘇繼位的信函被替換成一份命令扶蘇自盡的詔書,而胡亥則被擁立為君,史稱“秦二世”。

三、悲慘結局
其實,老成持重的李斯未必看不穿趙高想要通過胡亥攬權的心思,不過李斯低估的趙高的能力,以為趙高不會威脅自己的相權。
誰料趙高比蒙恬更難對付,胡亥剛一登基,趙高就構陷李斯圖謀造反,最終害得李斯與兒子一起被秦二世處死。
臨刑前,李斯突然想起當年和兒子一起牽著黃狗追逐野兔的歲月,他悲痛地對兒子說:“我真想再次和你一起牽著黃狗出上蔡的東門去捉野兔,可惜這樣的日子再也不會有瞭”。
追逐瞭一輩子功名利祿的李斯終於在生命的盡頭放下瞭,但曾經的美好卻早已面目全非,徒留一抹繁華落盡的如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