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趕考書生盤纏豐厚大都數都是手無縛雞 為何山賊就是不搶他們呢
還不知道:趕考書生盤纏豐厚為何山賊不搶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中國古代通訊交通不是很發達,出門一趟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曾國藩在自己的傢書中記載,他從湖南老傢出發到北京耗時四五個月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次他的弟弟從北京回到湖南老傢,由於一路上順風順水,隻用瞭三個月,他便在傢書中連連感嘆“真極神速也”。

正是由於古代交通不便,不僅在路程上耗費的時間極多,而且還很容易遇到個生病之類的意外事件,所以人們有“窮傢富路”的說法,說的是在傢中可以盡量節儉,但是出門在外就一定要大方,吃穿方面都不能虧待自己,所以人們在出門的時候都會備有大量的盤纏,這一點在那一些趕考的書生身上就顯得更加明顯瞭。

古代趕考的書生為瞭能夠順利進京,在路費、飲食費之外還通常備有一些生病、請客之類的預備支出,所以他們身上的盤纏往往是極為豐厚的。路上的山賊雖然知道這些書生盤纏豐厚,但是卻從來不劫,這是為何呢?

其實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古代普通民眾對於讀書人有著很大的敬畏感,我們看《范進中舉》裡面,范進的老嶽父認為能夠中舉的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那都不是一般人,是值得人們敬重的,哪怕是作瞭山賊,這一種骨子裡對於讀書人的尊崇也很難改變。
其次是因為這些讀書人的身份地位很高,他們都是朝廷官員的預備役,尤其是那一些入京趕考的書生,都已經是所謂的“舉人老爺”,放到外地上去做官基本上都是一地縣令這樣的存在。土匪山賊雖然膽大無比,但是不管混哪一行都是講究眼力的,這要是不小心搶瞭一個書生,結果他回來就成瞭本地父母官,那自己就肯定混不下去瞭,這是出於一種現實的考量。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書生們在出門去趕考的時候,往往會由當地官府發給一面“奉旨會試”的旗子,以表明其身份,書生們一開始往往是將其舉在手裡,但是路途遙遠難免會舉得比較累,於是時間長瞭就會將其綁在腰間,於是山賊們在攔路搶劫之前,也會首先看看他們的腰間綁著啥,若是綁有這面旗子的人就非但不劫,而且還會奉上善意贈送銀兩結一個善緣。

當然也有人會說,將這些書生給殺人滅口不就完瞭,到時候山賊往山裡一跑,又有誰能夠知道是他們幹的呢?這還是這面旗子的作用,所有官員對於這些代表著朝廷未來的書生都是非常重視的,地方上也極為重視,關於這些書生的消息通過這面旗子被傳達,隻要他一入境就會被當地官府註意到,一旦莫名消失的話那也很容易就會被查出來。

正是由於有這麼多的因素影響,所以古代那一些趕考的書生雖然盤纏豐厚,而且手無寸鐵,大部分還手無縛雞之力,但是那一些兇悍的山賊也並不敢攔路搶劫,因為實在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