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龍為什麼反對商鞅變法?甘龍是個怎麼樣的人?
甘龍為什麼反對商鞅變法?甘龍是個怎麼樣的人?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正史裡,甘龍的描述不多;《大秦帝國》裡面的甘龍,角色很生動,是一個有野心、很頑固、有手段、有韜略的政客。
有野心
甘龍是秦獻公上位的重要支持者,收益自然很豐富,在整個秦獻公時期,甘龍的官職、爵位一直在上升,秦獻公末年,已經位列上卿,實際上行使著相國的職責。期間任勞任怨,為秦國作出瞭很大的貢獻,比方說秦獻公的一道主要國策,廢除人殉制,就是甘龍提出的。

甘龍在獻公時期做瞭很大的貢獻
秦孝公上位後,重用商鞅進行變法,甘龍作為太師,被高高掛起。從商鞅主持政務開始,甘龍就開始反對,原因有三:
一是,甘龍信奉儒傢學說,與商鞅的法傢學說產生瞭沖突;
二是,甘龍被晾起來瞭,從以前的國傢重臣到現在的佛爺,心態不平衡;
三是,甘龍是老世族的代表,商鞅變法侵害瞭他們實實在在的利益。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甘龍一直在蟄伏,等待有利時機,置商鞅於死地。
很頑固
甘龍的頑固體現在為瞭反對變法,明的、暗的各種各樣的方法幾十年如一日的用出來。
剛開始是口頭論戰,甘龍輸瞭,秦孝公也摸清瞭他的底細,從此閑掛起來;
然後第一次變法關鍵時刻,慫恿太子犯法,意圖破壞新法;
最後,秦孝公去世後,依然冒頭,用卑鄙的手段整死商鞅。
有手段
甘龍隻是太師,雖然身份顯赫,但與秦國傳統世傢孟、西、白三大傢族還有不小的距離,畢竟人傢從秦穆公時期都開始發傢瞭。
但是自始至終,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這三傢傢主像是木偶一般,被老甘龍擺弄。

孟西白三位傢主請甘龍主持公道
說明瞭什麼?老甘龍非常有手腕,如此龐大的傢族都甘心被他當槍使,沒有幾把刷子的人是做不到的。
有韜略
甘龍有一句口頭禪出現頻率非常高“颶風過崗,伏草惟存”,這句出自《道德經》的語錄,包含著極深的生存智慧,用通俗的話就是:敢低頭時要低頭,要學會裝孫子。

隱藏著極高的生存智慧
甘龍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通過一系列的試探後,甘龍明白瞭秦孝公的想法,秦國一定要變法,誰要是阻礙變法,誰就要倒黴!
國君的意志,誰也動搖不瞭,誰也不敢去捋虎須。甘龍閉門不出,誰也不見,以至於太子犯法時,誰都懷疑是他,可就是抓不住把柄,也拿他沒辦法。倘若像杜摯那樣,整天喊打喊殺,估計早就被收拾瞭。
甘龍一直隱忍到秦孝公去世,聯合公子虔整垮瞭商鞅。
綜上所述,甘龍是一個有野心、很頑固、有手腕、懂韜略的人,生活中要是遇到類似的人,建議大傢盡量不要招惹,能躲就躲,以免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