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和秦檜後人曾同朝為官!他們見面會“眼紅”嗎?
嶽飛和秦檜後人曾同朝為官!他們見面會“眼紅”嗎?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南宋名將嶽飛在宋高宗和秦檜的構陷下,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20年後,嶽飛得到瞭昭雪平反,千古流芳。秦檜雖然壽終正寢,卻遺臭萬年。

據史書記載,嶽飛遇難後,為瞭躲避朝廷的迫害,嶽飛子孫不得不東躲西藏,甚至改名換姓。宋孝宗為嶽飛平反後,嶽飛子孫不用逃難瞭,此時他們已經分散到各地,像蒲公英一樣,在全國各地紮根、繁衍。但是,千百年來,嶽傢和秦傢仿佛有著深仇大恨一樣,老死不相往來,而且互相不同婚姻。
那麼,嶽飛和秦檜的後人有沒有同朝為官呢?

還真有。他們分別是乾隆時期的嶽鐘琪和秦大士。
嶽鐘琪是嶽飛21世孫,於1686年11月8日出生於四川成都。他父親叫嶽升龍,官至四川提督,在跟隨康熙皇帝西征噶爾丹時,立下戰功。康熙皇帝還送瞭一塊匾牌給嶽升龍:“太平時節本無戰,上將功勛在止戈。”
受父親的影響,嶽鐘琪25歲時棄筆從武,投身軍營。嶽鐘琪英勇善戰,多次率部出征,屢立戰功,官至川陜總督,手握川、陜、甘三省兵權,成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步入人生巔峰。

1729年,嶽鐘琪在奉命平息科爾沁、喀爾喀草原叛亂時,因受到雍正皇帝的猜忌和制約,屢屢受挫,被雍正皇帝撤掉所有職務,關進大牢。乾隆皇帝即位後,將嶽鐘琪放出來。嶽鐘琪回到四川成都,過上瞭閑居日子。
1748年,四川爆發大小金川之亂,張廣泗等揮師征伐,勞而無功。乾隆皇帝將嶽鐘琪重新起用,授四川提督,率部平叛。嶽鐘琪用瞭不到一年時間,就平息瞭大小金川之亂。
1750年,西藏發生叛亂,嶽鐘琪奉命出征,平息叛亂。1754年,嶽鐘琪在平定重慶陳昆叛亂回師路上,因病去世,享年68歲。
秦大士是秦檜的後人,父親叫秦有倫,祖父叫秦應瑚,沒有在朝廷做官。秦大士於1715年出生於南京,自幼聰明好學,10歲便能寫詩作文。

秦大士的仕途相當順利。1852年,秦大士進京參加會試,金榜題名,並在殿試裡被點為一甲第一名,這就是高中狀元瞭。此後,秦大士點瞭翰林,入值上書房,教皇子們讀書。
《清朝野史大觀》記載瞭秦大士與乾隆皇帝的一段對話。
一次,乾隆帝突然想到似的,問秦大士:“汝傢果秦檜後人乎?”
秦大士楞瞭一下。他可壓根沒有想到乾隆皇帝會如此直白地問自己。乾隆皇帝的問題很簡單,卻是一個很深的坑啊。回答“是”或者“不是”,似乎都不夠得體。最後,秦大士回答瞭七個字:“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大士的回答滴水不漏,巧妙至極。
我們從嶽鐘琪和秦大士的履歷看出,他們在1852年——1854年之間,的確同朝為官。隻不過,嶽鐘琪戎馬倥傯,一直率部在外作戰,沒有機會回到朝廷見秦大士一面。
倒是嶽鐘琪的長子嶽濬,很有可能與秦大士見過面。
嶽濬以二品蔭生授西安同知,步入官場,歷任口北道、山東佈政使、山東巡撫、光祿寺卿、福建按察使、廣東巡撫、雲南巡撫。1853年,嶽濬被召還京師,授鴻臚寺少卿,轉任通政使司參議。不久,因病去世。
那一年,嶽濬與秦大士都在京城當京官,一定有很多見面的機會。雖然史料沒有相關記載,但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一下,他們如果見過面,會聊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