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的生平怎麼樣?黃姑娘為什麼會悔婚不嫁他
對富傢女輕視窮小夥,悔婚嫁給富豪,結果富豪破產,窮小夥做瞭大官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清朝名臣陶澍是個人生逆襲的典型代表。
陶澍,湖南安化人,出生於安化縣小淹鎮陶傢灣,父親陶必銓是個窮教書先生,早年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屢戰屢敗,連舉人也沒考上。
所以,他索性放棄科舉考試,回到傢鄉以教書為業,悉心培養兒子陶澍。陶澍青出於藍,在父親的悉心栽培下,學業取得顯著進步。嘉慶五年(1800年),陶澍赴長沙參加湖南鄉試,如願以償地考中舉人。
考中舉人便可獲得做官的資格。不過,科舉制下,最吃香的是進士,舉人雖然可以做官,但需要回傢等缺,直到有崗位空出才可上任,不像進士可以直接做官。而且舉人做官的起步線低,前途也非常有限,可能在官場上混一輩子,最終不過以七品縣令退休。
作為一位志向遠大的讀書人,陶澍當然不滿足舉人的功名,他決定向更高層次的功名發起挑戰。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陶澍在京參加壬戌科殿試,為二甲第15名;朝考,嘉慶帝召見,定為第55名,成功考中進士。
不得不說,陶澍的殿試成績並不算拔尖,然而,嘉慶帝非常賞識陶澍,欽點其入翰林院。翰林院是清朝高級官員儲備部門,一入翰林院,意味著仕途不可限量。果然,陶澍在仕途上順風順水,穩重飛進,道光帝初年,便已擔任山西按察使(正三品)。
由於陶澍在崗位上兢兢業業,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敬愛,道光帝越來越器重陶澍。陶澍又先後被提拔為安徽佈政使、安徽巡撫(從二品),直至兩江總督(從一品),成為清朝中晚期最有權勢的封疆大吏之一。
作為一位沒有顯赫背景的鄉村窮小子,陶澍這一路走來,其經歷的艱辛與挫折,可想而知。在功成名就之前,陶澍也和許多窮小子一樣,被人瞧不起。
陶澍考中秀才後,有人給他說瞭一門親事,女方是安化本地人,姓黃,長得非常漂亮。陶澍當時雖然窮困,但好歹是個秀才,前途可期,與黃姑娘也算男才女貌。然而,黃姑娘得知陶澍的傢境後,在雙方父母已經給他們定親的情況下,堅持悔婚。
其實,黃姑娘也不是完全看不上陶澍,而是她心中另有屬意的男子,此人便是本地一位姓吳的富傢子弟。吳公子傢境優渥,原本有老婆,但後來老婆不幸病逝,便想著續弦。聽說黃姑娘長得漂亮,吳公子便想娶她過門,竟在明知黃姑娘已經陶澍定親的情況下,仍然對她發起猛烈地追求。
黃姑娘也想嫁個好人傢,於是不顧父母反對,強行與陶澍解除婚約,嫁給吳公子。黃姑娘的父母覺得對不住陶澍,為瞭彌補愧疚之心,便和陶澍的父親商議,把黃傢的丫環嫁給陶澍。陶澍的父親很生氣,但想到強扭的瓜不甜,於是答應瞭這門婚事。
或許,黃姑娘的悔婚深深刺激到陶澍,黃傢丫環嫁給陶澍後,陶澍發奮苦讀,先後考中舉人、進士,在官場上大展宏圖,成為封疆大吏,一代名臣。而黃傢丫環作為陶澍的妻子,也跟著享福,被封為一品夫人。
那麼,陶澍的原未婚妻黃姑娘的結局如何呢?黃姑娘嫁給吳公子後,吳公子因與人鬥毆被打死,吳傢開始敗落,田產也被人奪走,黃姑娘竟成瞭無依無靠的寡婦。後來,陶澍得知黃姑娘的遭遇,還派人送去50兩銀子接濟她。
據說,黃姑娘收到陶澍的銀子後,悔恨不已。恰巧,當晚黴運當頭,銀子到手後還沒捂熱乎,便被小偷偷走,黃姑娘又急又氣,各種打擊下,心裡崩潰,竟上吊自殺瞭。陶澍得知噩耗,難過得流下眼淚,如此看來,陶澍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