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朱元璋的幹娘 一個死的很早,一個卻享受到瞭照顧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朱元璋的兩個幹娘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至元五年,朱元璋十二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朱五四帶領全傢遷到瞭太平鄉孤莊村,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鳳陽縣府城鎮二十郢社區二十郢,孤莊村比較偏僻,人煙也稀少,朱元璋在這裡認瞭兩個幹娘。

朱元璋的第一個幹娘為趙母。趙母是孤莊村趙積善的妻子,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她的丈夫趙積善有弟兄五個,在孤莊村是個大傢族,她傢和朱元璋傢來往比較密切。
趙母的長子趙璧和朱元璋年齡相近,脾性相投,二人常在一起玩耍,有時趙母看見朱元璋的衣服臟瞭,就讓他脫下來給洗幹凈,衣服破瞭就給補一補。
趙母比較長壽,朱元璋做瞭皇帝後,她仍然在世。朱元璋也沒有忘記他這個幹娘,封其為“太恭人”,屢加賞賜,並且賞賜的也多,她的吃穿用度,居住的房子,甚至她去世時的殮葬用品,都是朝廷預先賜予的。

1924年,在安徽鳳陽大廟鎮北陶村出土瞭《趙母朱氏太夫人墓志》,改墓志記載瞭此事,據該墓志記載:
夫人姓朱氏,古鐘離郡西鄉人,年十八適同裡趙氏積善,積善昆仲五人,積善居三。歸趙氏,事姑舅孝謹,娣似和睦,鄉裡咸稱得婦焉。先天子龍潛之時,夫人躬為浣濯,由是遇以殊禮。暨君四海,屢加寵渥,封為太恭人,賜予尤多,居第棺衾,皆朝廷預賜也。
朱元璋還有一個幹娘是他的鄰居汪大娘。汪大娘是個寡婦,她的丈夫是曹均,在朱元璋傢遷入孤莊村前就已經去世瞭,她帶著三個兒子,靠著祖傳的田產度日,生活雖不寬裕,但是比朱元璋傢強多瞭。
她的二兒子曹秀年齡和朱元璋差不多,住的又近,因此,兩人經常一起玩耍,是要好的小夥伴,汪大娘見朱元璋聰明伶俐,很喜歡他,就認他為幹兒子。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由於當地遇上瞭饑荒,接著又是瘟疫,朱元璋的父親、大哥,還有母親都相繼死去,偌大的一個傢庭,就隻剩下瞭年僅16周歲的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朱重六,為瞭活下去,兄弟二人打算分頭外出逃荒。
汪大娘聽說後,就來到朱元璋傢,說朱元璋年齡太小,獨自外出不安全,不如去當和尚,可以掙口飯吃,並提起朱元璋小時候身體不好,朱元璋的父母曾在廟裡燒香許願,許諾將來把他舍入寺廟為僧的事。
朱元璋和朱重六都點頭同意,但是當和尚並不是剃瞭頭,入瞭寺就完事瞭,還要準備見面禮,看法師收不收。朱元璋傢現在連吃飯都成問題瞭,哪有錢去置辦見面禮?
汪大娘傢的日子也不太好過,但她還是給朱元璋準備瞭香燭和禮品,並讓曹秀陪著朱元璋到皇覺寺出傢,到瞭廟裡後,高彬法師同意收下瞭他當一名小行童,在廟裡幹粗雜活,從此,朱元璋開始瞭和尚生涯。

隻是汪大娘死的比較早,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她已死去多時,為瞭紀念她,朱元璋讓曹秀該從母姓,並改名為汪文,他的兄弟也都改從母性,現在鳳陽民間還流傳著“洪武改姓,曹汪一傢”的說法,並保留曹汪不通婚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