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佈手下的猛將都有誰 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還不知道:呂佈手下猛將都有誰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根據記載,無論是演義還是小說,呂佈手下的有名有姓的將領也就是八健將,高順加魏越幾人,哪來的二十名呢?但是,如果再算上歸附呂佈的勢力,倒是能湊上二十個將領,不過不一定都是猛將。而且,這次是正史出場的還比演義多,一個個說吧。呂佈直轄的部將(共計十一位):

高順,正史裡是呂佈的中郎將,也是最重要的是部將,能帶兵打仗,統領著陷陣營,又能在適當的時機勸解呂佈,可惜呂佈對他任而不親,最後和呂佈一起被曹操所擒殺。演義裡的高順也差不多,曾經和夏侯惇大戰四十五回合被打敗,武力設定弱瞭一些,結局和正史差不多。
張遼,正史上,是五子良將之首,具體功績就不一一說瞭。值得一提的是,張遼的真實武藝按照史書記載用“武力過人”來形容,後來斬單於蹋頓,逍遙津以800破敵,殺數十人,斬二將,更是印證瞭張遼的真實武力。歷史中,張遼是病死,演義裡張遼是被丁奉射中腰部,傷重而死。魏越,根據《三國志》記載,呂佈曾經帶領親近驍將成廉,魏越大破黑山張燕軍,後來就下落不明瞭。在演義中,魏越沒有出場,也沒有記載魏越和魏續是否有關系,總之呂佈倒是對兩位魏姓將領挺信任的。
成廉,也是正史裡的驍將,被曹操打敗並擒獲,下落不明。演義裡,是八健將之一,呂佈被兩夏侯許典李樂圍攻而走,成廉則被樂進射死。郝萌,正史裡郝萌謀反,呂佈沒有穿鞋就逃到高順大營,被高順打敗。隨後,郝萌和部將曹豹火並被殺。演義裡,八健將之一,後被張飛生擒,曹操斬殺。

曹性,正史裡同上,隻是曹性殺瞭郝萌後,呂佈讓他統領其軍,此後不見記載,看來火並中被斬斷一臂,影響不小。演義裡,八健將之一,射傷夏侯惇的眼睛,被反殺。
魏續,呂佈的親戚,取代高順統領陷陣營,後和侯成,宋憲謀反,導致呂佈失敗被擒,後來不見記載。演義裡,八健將之一,魏續為替宋憲報仇,一合被顏良斬殺。

宋憲,和魏續,侯成謀反後,不見記載。演義裡,八健將之一,三合被顏良斬殺。侯成,正史裡侯成因為偷釀酒違反瞭軍令,於是才策動魏,宋一起謀反,此後不見記載。演義裡,八健將之一,謀反後不見記載。劉何,高雅。這兩人演義中都沒出場,劉何是句陽守將,被曹仁生擒,高雅是呂佈別將,被於禁攻破。歸附呂佈的泰山勢力(泰山派共計六名):
臧霸,正史裡屬於呂佈的聯盟,呂佈敗亡後歸降曹操,地位和功績在呂佈原降將中僅次張遼,一直到魏明帝繼位後才去世,由兒子臧艾繼嗣。演義裡,臧霸是八健將,呂佈的直接下屬,曾經和樂進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歸屬曹操後,與徐庶一起鎮守長安,此後沒有記載。孫康,正史裡泰山群寇之一,孫觀的兄長,一開始歸附呂佈,後為曹操效力,官至城陽太守,生卒年無載,演義沒有出場。
孫觀,正史裡和臧霸一起,先是歸屬呂佈陣營,後為曹操效力,功勞和地位僅次於臧霸,後任青州刺史。但是,由於討伐東吳時,作戰勇猛,被箭射中,傷重而亡,不過他的兒子孫毓才能出色,也官至青州刺史。

演義裡,孫觀和吳敦,尹禮,昌豨俱為泰山四寇,被許褚一對四打敗,後來呂佈中瞭陳登的“離間計”,把支援他的孫觀等人殺散,此後泰山四寇不見於小說。吳敦,泰山群寇,歸投曹操後,官至利城太守,生卒無載,演義同上。尹禮,泰山群寇,正史裡參與瞭三路伐吳的東路軍,攻入徐陵,被東吳援軍全琮,徐盛斬殺。演義同上。昌豨,泰山群寇,反復無常,先是被張遼勸降,再次造反後被於禁斬殺。演義同上。叛迎呂佈的勢力(兗州派共計3位):

陳宮:正史裡,陳宮對曹操入兗州是有功的,但是曹操怒殺邊讓等名士,讓陳宮等人不安,於是叛迎呂佈,給曹操帶著巨大的打擊,兗州隻剩三城。呂佈下邳城被攻破,陳宮不願投降被處決,不過曹操答應照顧他的老母。值得一提的是,陳宮不算猛將,但是算大將,事見《三國志.呂佈傳》註引《英雄記》,郝萌造反,陳宮也涉嫌其事,呂佈以陳宮為大將而不問。演義裡,陳宮為呂佈重要的謀士可惜呂佈不聽,導致殞命,陳宮的結局和正史差不多。
張邈,曾經是討董聯盟的諸侯之一,本來和曹操挺好的,因為懼怕曹操會為袁紹對他不利,於是和陳宮等迎呂叛曹。後來,呂佈勢微,張邈去袁術處討救兵,半路被部下所殺。演義裡,張邈投奔瞭袁術,就不見記載瞭。張超,是張邈之弟,也是方面討董聯盟諸侯之一。二人一同反曹,張超負責帶著傢小守雍丘,被曹操攻破身死。在演義裡,雍丘攻破,張超自殺。另外還有兩個人要交代,一個是呂佈的彭城相侯諧,不知文武,所以沒有列上,被曹操攻破擒獲,記載不明,演義也沒有出場。一個是陳登,屬於無間道,不算猛將,卻是能文能武,鎮守廣陵時還打敗瞭孫策派出的孫權等別部,可惜最後得病而亡,事見《三國志.華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