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世襲制是怎麼代替禪讓制的?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是怎麼樣的?

世襲制是怎麼代替禪讓制的?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是怎麼樣的?

時間:2019-09-02 08:28:5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世襲制是怎麼代替禪讓制的?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是怎麼樣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古代封建制度時期,皇位都是采取世襲制,如果皇帝沒兒子就在宗親裡面選,反正肯定不會傳給外人,除非是朝代被滅亡瞭。不過堯舜禹時期采用的都是禪讓制,為什麼後來禪讓制會被世襲制取代呢?這是因為當時發生瞭一起事件,從而改變瞭這項制度。能當皇帝,自然沒人想主動禪讓,所以很多皇帝哪怕已經無力執政但依然不願放權。堯舜禹當時究竟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瞭解下吧。

堯舜禹時期施行“禪讓制”,可筆者發現這幾個人讓來讓去,除瞭舜之外,其他人都跟“黃帝”有血緣關系,也就是說禪讓制執行瞭三個朝代,權力最終又回到瞭黃帝一脈,而且還是“讓”回來的。

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世上還真有不對王位動心的人,而且一出現就是三個,不管三人是否出於真心,他們這份“勇氣”著實令人敬佩!

首先要從帝堯這個人說起,他是黃帝的五世孫,根正苗紅的皇二代,就是這麼一位首領開創瞭“禪讓”的先河。

堯將首領的位置禪讓給瞭受百姓擁戴的舜,雖然退居幕後,但基本上國傢事務還是他說瞭算,舜上臺幾年帝堯便撒手人寰,舜的意思要將首領的位置還給堯的兒子,奈何民心所向,他還是當上瞭首領,也算是眾望所歸。

舜過瞭是禹的朝代,說道禹大傢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大禹治水”,禹也是因為這個功績被舜推舉為首領,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舜帝是禹的殺父仇人。

在堯帝時期洪水便開始泛濫,帝堯聽信瞭四嶽的話任命鯀為治水的督查,全權負責治理水患一事,而這個鯀就是禹的親生父親,也是堯帝的叔叔,黃帝的後代,所以說禹也是黃帝的後代。

可惜鯀治水九年沒有一點進展,反而浪費瞭許多財力,舜便進言給堯將鯀給殺瞭,所以舜帝就是禹的殺父仇人。

當時禹已經很有名氣,水患長久不治,舜聽說禹在這方面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便讓他接手瞭他老子的工作,大禹治水成功後更是將他立為接班人,一點都不顧及對方的身份,這份氣度確實令人佩服。

誰知舜帝死後禹有學起瞭他的那一套,死活都不當這個首領,又將首領的位置讓給瞭舜的兒子商均,歷史仿佛重演一般,商均的名氣和才能根本不能服眾,各地諸侯紛紛來見禹,隻認他這麼一位首領,禹無奈之下這才繼承瞭位置。

舜和禹這種做法不管是不是在惺惺作態,結果確實表明他們的威信和才能,真正應驗瞭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禹老瞭之後按照傳統並沒有將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禪讓給瞭他的得力助手伯益,這個伯益也是黃帝的後代,不知是否血緣的原因,那個時期隻要有才能的人都與黃帝有些關系。

可這個伯益不信邪,繼續效仿舜和禹的做法,要將位置讓給禹的兒子啟,可這一讓便讓出瞭問題,都說事不過三,啟的政治手腕和威信要比伯益高的多,欣然接受之後順理成章的繼承瞭位置,改國號為夏。

或許是吸取瞭伯益的教訓,從他這一代開始“世襲制”取代瞭“禪讓制”。

伯益讓出位置之後一直都盡心盡力輔佐夏啟,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竟然活瞭一百多歲才老死,也有傳言說夏啟上臺沒多久就把他殺瞭,不過這種說法並不可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