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為什麼經常出現表哥娶表妹的現象?
翻閱古代史的話,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在古代近親通婚的很多,尤其經常看到表哥娶表妹為妻的現象。按照我們現在來看,近親是不可以通婚的,因為這會極大地增加孩子先天缺陷的幾率,比如畸形、弱智等。為何古人如此喜歡近親通婚呢?難道古人就完全不擔心生下的孩子畸形弱智嗎?

其一,古人的觀念完全不同。在古代,人們都信奉“親上加親”這種觀念,不僅普通老百姓是如此,就連帝王皇室中也是如此。像漢武帝的皇後陳氏就是他的表妹,陳氏是漢武帝親姑媽長公主的女兒。唐朝的長樂公主也是類似,她的母親是長孫皇後,但是她嫁的夫君卻是其母親的侄子長孫沖。孝武帝劉俊不僅娶瞭他的表妹,而且他們還生下瞭兩子四女,關鍵是孩子都還挺聰明的。諸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此,就連古代皇室都熱衷於近親間的通婚,就更不用說當時民間的普遍性瞭。

其二,朝廷很少明令禁止。最起碼在宋朝之前,近親通婚是很少有禁止的,最起碼這種中表不婚是沒有明確規定的。宋代開始有規定:“中表為婚,各杖一百,離之。” 明、清律令中也規定瞭“若娶己之姑舅兩姨姊妹者,杖八十”的規定。可是盡管有些朝代做出瞭規定,但是由於積習深厚,朝廷頒佈的法令基本生沒什麼用。而且朝廷雖然出臺瞭律令,但是在實際操中上卻十分的寬容,基本上屬於形同虛設,以至於後來清朝政府又廢除瞭禁止中表不婚的規定。這就讓表兄妹之間的通婚堂堂正正地延續下去瞭。
其三,古代醫療學技術的落後。對於近親結婚所生育的孩子會增加先天缺陷的幾率,是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的。可是在古代並沒有這樣的技術去發現這一點,反倒人們卻更加信奉“親上加親”。而即使所生育出來的孩子有缺陷,古人也很少會聯系到是近親通婚導致。所以,也就不存在擔不擔心孕育出的孩子是否健康的問題瞭。

其四,古人濃厚的傢族主義觀念。在中國古代社會,都喜歡以血緣作為一種連接紐帶,來加深傢族關系。而為瞭長期維持傢族的穩定和利益,古人就喜歡用近親通婚的方式來進一步加深聯結。像呂後為瞭維持呂氏傢族的地位,竟讓兒子漢惠帝迎娶自己的外孫女。皇室貴族都有如此深厚的傢族主義思想,更何況天下的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