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袁紹本是好友!為什麼變成瞭兵戎相見不死不休?
曹操袁紹本是好友!為什麼變成瞭兵戎相見不死不休?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東漢末年,君王無能,奸佞當道,百姓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有野心的人找到瞭實現自己人生抱負的機會,開始建立自己的勢力,其中便包括瞭曹操和袁紹。熟悉三國歷史的人,對於此二人必然是瞭解的,而他們二人在比較早之前還是盟友,曾經一起共謀大事。但是到瞭後期的時候,卻兵戎相見,不死不休,這是為何呢?

剛開始的時候,袁紹確實比曹操更有優勢,因為他是汝南袁氏中的人,這個傢族在漢明帝之時崛起,並出現瞭多個朝廷重臣,因此形成瞭一個龐大的傢族體系。在漢明帝之後的四世人之中,袁氏傢族身居“三公”位置之人達到瞭五人,因此被稱為“四世三公”。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袁紹在洛陽也有自己的職位。

相反的,曹操的地位便不怎麼高瞭,他的父親為曹嵩,是宦官曹嵩的養子。而在當時,宦官的地位雖然高,但是卻不受人待見,因此曹操是萬萬比不過袁紹的。而這也是為何當曹操和袁紹都拒絕瞭董卓之後,兩人的境況大不相同的原因。

初平元年(190),曹操號召諸侯起兵討伐董卓,而在這個時候,諸侯們卻都推薦袁紹擔任盟主。曹操無奈,但是此時勢單力薄,也隻能夠接受瞭。可是,曹操是一個有野心之人,他又怎麼可能永遠屈居袁紹之下,於是便有瞭後來的矛盾和沖突。
後來,袁紹留在瞭北方發展,而曹操則前往兗州建立自己的勢力。在後面的日子裡,他們也曾經有過合作,比如一同對付公孫瓚、陶謙、袁術、劉表等人。經過瞭十多年的發展,北方的勢力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瞭。此時的袁紹,占據著北方四州,曹操也占據瞭兗州、徐州、豫州及司隸部分地區。

當敵人消失得差不多的時候,曹操和袁紹失去瞭合作的踏腳石,他們之間的沖突便會放大,並因此而發生多次的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其實袁紹是占據著上風的。但是一場官渡之戰,將袁紹的大部隊擊潰瞭,最終袁紹在無盡的惱怒之中病逝。而曹操則繼續拼搏,利用後來幾年的時間,徹底平定瞭北方地區,為曹魏的建立打下瞭基礎。
當然,其實除瞭野心這個原因之外,或許袁紹和曹操之所以不會成為永遠的盟友的原因還在於兩個人的對彼此的態度,袁紹嫌棄曹操的出身,而曹操則嫌棄袁紹的人品以及能力,這樣一來,兩個人又怎麼可能對對方臣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