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趙雲三個人為什麼還打不過高順和張遼?
關羽張飛趙雲悉數上陣,為何打不贏高順和張遼,原因一目瞭然,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解答。
呂佈奪取徐州後,劉備又被袁術擊敗,走投無路,隻得向呂佈投降,呂佈讓劉備棲身小沛。袁術聞訊後,非常不滿,派大將紀靈率領兵馬向小沛發動進攻。劉備勢單力孤,不得不向呂佈求救。呂佈要劉備、紀靈見面,上演瞭一出“轅門射戟”,令紀靈不得不撤軍而回。
沒過多久,袁術派人向呂佈提親,想利用與呂佈結親鏟除劉備。在陳宮的支持下,呂佈答應瞭這門親事,令部將宋憲和魏續將女兒送出城外。陳登之父陳珪出面阻止,令呂佈改變心意,不但追回瞭女兒,還將袁術使者韓胤送交許昌治罪,劉備也因此逃過一劫。
不久後,有部下來報,說劉備在小沛招兵買馬。宋憲和魏續又報告呂佈說他們在山東買到的三百多匹好馬在小沛被張飛搶走。呂佈大怒,點兵來到小沛,要與張飛進行較量。劉備大驚,領兵出迎,遭呂佈一通大罵。張飛大怒,出陣與呂佈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隨後,呂佈率部圍攻小沛。劉備自知不敵,於是聽從謀士孫乾的建議,撤出小沛去許昌投奔曹操。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劉備被呂佈趕出徐州之戰,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據史料記載,劉備寄寓徐州後,做瞭兩件事情。《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還小沛,復合兵得萬餘人,呂佈惡之。”其次,在該傳註引《英雄記》中國提到:“建安三年春,佈使人齎金欲詣河內買馬,為備兵所鈔。”
劉備的這兩次舉動,令呂佈非常憤怒,於是便派中郎將高順及北地太守張遼出兵進攻小沛。經過一番激戰,劉備不敵,隻身逃出,妻子兒女再一次落入呂佈之手。這也是劉備的傢人第二次被俘。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張飛搶奪呂佈三百匹戰馬的故事情節,在史料中毫無蹤跡,很可能是作者根據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而虛構出來的情節。而從《英雄記》的記載來看,在進攻小沛的戰鬥中,呂佈本人並未參與,因此也就不可能出現小說中提到的張飛與呂佈大戰一百多個回合的場面。
或許有人會對這場戰鬥的結果感到疑惑:此時的劉備手中既然有士卒一萬多人,為何卻打不過呂佈的部將張遼和高順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張遼和高順這兩位將領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說到張遼,相比大傢都非常熟悉,早在隸屬並州刺史丁原期間,張遼就以武勇過人而聞名。這是一位攻守兼備、作戰勇猛的名將,作戰經驗豐富。從呂佈集團的人員構成來看,張遼所統率的很可能是呂佈手下精銳的騎兵部隊。
與張遼統率的這支騎兵隊伍相比,劉備手中也有一支騎兵隊伍,其主帥正史後來赫赫有名的勇將趙雲。據《三國志趙雲傳》載:“(公孫)瓚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這裡提到的“主騎”,便是騎兵部隊指揮官的職務名稱。面對張遼統率的並州鐵騎,即便趙雲本人驍勇善戰,但也難以抵擋對手的強悍戰力。
至於此次進攻小沛的另外一員將領高順,盡管史料記載不多,但在有限的記載中卻提到瞭高順所統率的一支非常有名的隊伍:陷陣營。據《三國志呂佈傳》註引《英雄記》載:“(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
從這段介紹可以看出,這支陷陣營是呂佈手下的一直精銳,為呂佈集團的生存和發展有過很大的貢獻。那麼,陷陣營到底是步兵還是騎兵呢?從這支隊伍“陷陣營”的名稱及所裝備的“鎧甲鬥具”來看,很可能是一支重裝步兵。而高順相對的,則是由關羽、張飛率領的步兵。盡管劉備手頭有一萬多人,但大多數卻是剛剛參軍的新人,盡管關羽與張飛都被譽為“萬人敵”,但整體實力不濟,自然難以抵擋陷陣營這樣久經沙場的勁旅。
呂佈在小沛之戰中派出張遼和高順這兩位悍將,證明已下定決心殲滅劉備。而作為劉備而言,雖然有關羽、張飛、趙雲這三位名將參戰,但整體實力遠遠不如對手。因此,戰事一開,很快被對手擊潰,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