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嶽飛被冤枉時韓世忠等多人為他作保,為什麼他還是難逃一死?

嶽飛被冤枉時韓世忠等多人為他作保,為什麼他還是難逃一死?

時間:2019-09-04 09:20: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嶽飛被冤枉時韓世忠等多人為他作保,為什麼他還是難逃一死?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南宋紹興十一年的秋天,繼嶽飛麾下大將張憲、長子嶽雲下獄後,嶽飛被“召回”臨安府,隨後便被抓捕投入大理寺獄中,為人剛正不阿的禦史中丞何鑄被宋高宗任命為嶽飛案的主審官。面對何鑄的審訊,嶽飛義正詞嚴地回應,並且將母親在身上刺下的“盡忠報國”四字坦露,何鑄為之動容。

在經過一系列的調查之後,何鑄認為嶽飛是被冤枉的,於是將此案如實稟報給瞭主持此事的宰相秦檜,並且請求免去嶽飛死刑,秦檜借口“此上意也”,拒絕瞭何鑄的請求,何鑄認為“強敵未滅,無故戳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堅持要為嶽飛免去死刑,秦檜一怒之下,不再讓何鑄擔任嶽飛案的主審,改由心腹萬俟卨擔任主審,對嶽飛嚴刑逼供,並且在不久之後陷害何鑄,將其冠上“嶽飛同黨”的罪名,削官流放。

在萬俟卨嚴刑逼供下,嶽飛仍未被屈打成招,於是,秦檜的同黨們為瞭坐實嶽飛的冤案,為嶽飛羅織罪名,欲將嶽飛定為死罪。時任大理寺丞的李若樸、何彥猷敬仰嶽飛的大義,加上看不慣秦檜一黨陷害忠良,認為嶽飛無罪,與萬俟卨據理力爭,結果都遭到瞭罷官處分,佈衣劉允升上書為嶽飛伸冤,結果卻被投入大理寺問罪,隨後被殺。

早已交出兵權的大將韓世忠,此時閑賦在傢,得知嶽飛含冤入獄的消息,趕赴臨安,質問秦檜,秦檜以“莫須有”三個字打發韓世忠,韓世忠聞言怒斥秦檜。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趙構在秦檜呈上的嶽飛案最後審訊結果的奏章上批復:“嶽飛特賜死,張憲、嶽雲依軍法,斬立決”。當天,一代名將嶽飛冤死於大理寺獄中。

因為嶽飛的冤案是在張俊、秦檜等人的誣陷下鑄成的,所以,很多人就認為冤殺嶽飛的罪魁禍首就是跪在嶽飛墓前的秦檜、張俊等人,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在南宋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無論是秦檜還是張俊、萬俟卨,如果沒有宋高宗的授意,又怎麼能將一個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陷害下獄,嚴刑拷打呢?如果沒有宋高宗的同意,他們又怎麼可能羅織罪名,最後冤殺嶽飛呢?

嶽飛之死有著許多原因,宋朝自建國以來,吸取唐朝滅亡的“教訓”,開始推行的“重文輕武”的國策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是通過兵變,黃袍加身,逼迫後周孤兒寡母禪讓才得以登基為帝的,宋朝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來的,不論是此前滅亡的唐朝還是五代十國,大多都是武將依靠手下的軍隊建立起來的政權,趙匡胤為瞭防止宋朝也走上這些國傢的老路,於是在“杯酒釋兵權”之後,開始施行“重文輕武”的國策。

在這種國策的刻意壓制下,北宋武將大多地位低下,就算是官居樞密使的狄青,不也是時常遭到文官集團的譏諷,做事稍有不慎便就是彈劾狄青的奏章如同雪花般飛向宋仁宗的桌案之上,後來因為舉傢避水,住進瞭大相國寺,遭人非議,文官集團便各種捏造事實,使得狄青被貶官流放,鬱鬱而亡。

南宋在建立之後,漸漸形成瞭吳玠、嶽飛、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五鎮屯駐大軍,吳玠是川陜大軍主將,劉光世是禦前巡衛軍主將,韓世忠是神武左軍主將,張俊是神武右軍主將,嶽飛是神武後軍主將,從統率的大軍就能看得出南宋朝廷對武將的防備,最為重要的禦前巡衛軍的主將是出身將門,宋高宗和文臣集團都能信任的劉光世,而出身貧寒的吳玠、嶽飛等人隻能位居其下,還要被處處防備。

嶽飛在第四次北伐被召回的途中,因為安置願意南歸的百姓,耽擱瞭幾天,比朝廷規定的時間要晚瞭點,就被奪去兵權,後來金兀術再度南犯,這才又將兵權交還給嶽飛。紹興十一年,劉光世因病閑賦在傢,吳玠早已病死,曾經的五鎮大帥隻剩下嶽飛、張俊、韓世忠三人,宋高宗和秦檜積極與金朝議和,防備三人出兵北伐,直接就罷免瞭三人。

嶽飛自身性格問題也是使得他悲劇命運的重要原因。

嶽飛雖然對於南宋朝廷忠心耿耿,但是他自己嫉惡如仇,剛正不阿,在朝堂之上對主和派不屑一顧,得罪瞭不少朝堂之上的同僚。與他同為“南宋中興四將”的劉光世、張俊貪圖財貨,就連韓世忠也為瞭明哲保身,不得不“自污”,唯獨嶽飛,既不會見風使舵,又不懂那些潛規則,不貪財、不好色,這樣的人哪個皇帝不擔心?

而且,嶽飛屢屢上書去捅宋高宗的“痛處”,就好像“迎回二帝”啊,將收養的宗室之後立為太子啊,很多都是利國利民之舉,但是,這些事情都不是一個手握重兵的大將該說的話,在宋高宗眼中,這都是不安分守己的表現,於是乎,無論嶽飛是否有錯,不能善終已成嶽飛的結局......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