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府巡按是什麼意思?是什麼級別
“八府巡按”,聽起來很厲害,其實級別非常低。下面小編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周星馳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位演員,在他的從影經歷中,拍攝瞭很多優秀的作品。《九品芝麻官》就是其中之一,在周星馳的所有作品中,《九品芝麻官》無疑是最秀的作品之一。電影中講述瞭一個小人物逆襲成大官為民伸冤除害的故事。
電影已經是過去多年瞭,可是人們對電影中的內容仍然是記憶猶新的。由於電影實在是太經典瞭,人們對電影中的演員、情節等等都是印象深刻,不可否認的是,周星馳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夠讓人記憶猶新,同時他的作品給大傢帶來瞭歡樂。
《九品芝麻官》裡周星馳扮演的包龍星歷經磨難見到瞭皇上,後來皇帝封瞭他為“八府巡按”。那麼“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呢?要說“八府巡按”,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的,它的真正名字應該是監察禦史,分巡各省的叫"巡按禦史"。
一般來說,這個職位都是皇帝委派監察禦史擔任的,在皇帝的委派下,監察禦史前往各省進行檢查吏治。這樣看來監察禦史的權力是非常大的,有點像漢朝時期的司隸校尉。不過監察禦史與司隸校尉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兩者是千差萬別。《新唐書·百官志三》記載“監察禦史十五人,正八品下。”,由此看來監察禦史的級別是非常低的。監察禦史的職責很簡單,就是負責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可是監察禦史的級別非常低。
那麼監察禦史的級別有多低呢?進入朝堂連走正門的資格都沒有,隻配走偏門。監察禦史在古代的時候一直是存在的,雖然級別不高,但是監察禦史的權力大,屬於官小權大,讓百官很是忌憚。到瞭宋朝時期,監察禦史的級別也上升瞭。
宋朝時期的監察禦史達到瞭從七品,雖說不算高官,可是要比唐朝時厲害瞭一點點。到瞭明朝改禦史臺為都察院,以都禦史、副都禦史為主官,這時候監察禦史分道負責,各冠以地方名稱,也就說監察禦史開始負責監管地方的吏治。
根據記載來看,明朝時期監察禦史一共有一百一十人,均為正七品官。到瞭清朝時期,也是如此,延續瞭明朝的制度。乾隆皇帝時,監察禦史成為瞭從五品官。可以說這個官職最高也才五品官,不過根據八府巡按來說,看似很高的官職,其實則不然。
"八府巡按"總給人一種權力很大的錯覺,造成這樣的情況,恐怕與另一個官職有關系,就是"巡撫"。巡撫是明清時期地方軍政大員,也就是後人常說的封疆大吏。巡撫的權力要比"八府巡按"大得多,巡撫是管理一方軍政和民政的。也就說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
歷朝歷代的巡按禦史都出現過,最早的時候出現在隋朝。到瞭清朝時期,巡按禦史仍然存在,每一個朝代中,巡按禦史的職責都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區別。明清時期就設立瞭都察院,明朝分為十三道監察禦史,清朝有十五道監察禦史。
都察院就是監察古代官員的,這個地方級別不高,但是權力非常大。即使是朝中的大官,見瞭監察禦史也要客客氣氣的。為什麼監察禦史的級別非常低呢?這就是古代的厚黑學瞭,假如監察禦史的級別過高,那麼它的權力過大,就會導致問題不斷出現。
監察禦史的級別低,可以平衡權力,這才是朝廷設置監察禦史的目的所在。明朝時期,監察禦史屬於“代天子巡狩”,可見其位高。監察禦史的權力能夠達到“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可見其權重。這還沒有完,監察禦史還能夠“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就是說對皇帝要直接稟明,不用遮遮掩掩。
到瞭清朝時期,監察禦史的職責也沒有改變,可以說從隋朝出現監察禦史之後,它的職責都沒有變化過。現如今看來,在各種小說戲劇中頻繁出場的"八府巡按"隻不過是老百姓們對於清官的一種向往,他們希望真正有兩袖清風的大官來為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