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張又新嫌妻子相貌醜,寫下一首詩來安慰自己

張又新嫌妻子相貌醜,寫下一首詩來安慰自己

時間:2019-09-04 18:22:5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元和九年,長安城爆出一個特大新聞。在當年的科舉考試中,一個叫張又新的年輕人力拔頭籌,考中瞭狀元。這本來並不稀奇,畢竟每次考試都會有第一名。但這位張又新,在三次大考中都是第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連中三元”,這就讓人無比崇敬瞭。

要知道,在此之前,唐朝也就有兩人連中三元。放眼整個歷史長河,在長達一千多年時間,無數學子參加的科舉考試中,也就17人完成瞭這個壯舉。張又新很快出名,被人稱為張三頭,等待他的自然是無比遠大的前程。

這樣的後起之秀,官場新星,自然引來瞭無數人的關註。厲害的是,張又新考上狀元的時候,還非常年輕,甚至還沒有結婚,這在古代並不多見。因此,向他做介紹,安排他相親的人絡繹不絕。然而,張又新都一一謝絕。

這個反常的舉動,讓人費解。當時的京兆尹楊虞卿因為工作關系,與他關系親密,也很關心地問他原因。張又新瀟灑地說:人生在世追求的無非就是功名富貴,嬌妻美妾而已。我年少成名,功名如同探囊取物一樣,富貴也不過是在不遠的前面。唯有找一個漂亮老婆,才是平生所願,所以不能隨便,不能將就。

楊虞卿一聽,立即點頭贊同:“是是是,這也是我的理想,你和我有著共同的追求和愛好。這樣吧,我一定要努力滿足你這個小小的心願。”

張又新看到京兆尹都如此關心自己,身段放下瞭很多,連忙問楊虞卿怎麼辦。楊虞卿表示,自己的女兒就很漂亮,與張又新很相配。張又新到底年輕,沒有多想,就感激涕零地同意瞭。在古代,並沒有培養感情一說,定下日子,走完儀式,張又新就和楊虞卿的女兒稀裡糊塗地結婚瞭。

然而,張又新發現,自己的新娘實在是很一般。但是,木已成舟,米已成炊,已經毫無辦法,隻不過他每天都失魂落魄,悶悶不樂。有次在發呆的時候,他的嶽父楊虞卿叫他都沒有回答。此時,楊虞卿就用上朝時的玉笏碰瞭碰他,問他為什麼變得如此癡傻。

張又新沒有理會嶽父,大概也是煩透瞭這個老狐貍。楊虞卿又反復說瞭幾次,張又新最後忍不住瞭:你說我為什麼癡傻?我把你當作知己,對你說出瞭掏心窩的話,你卻怎麼對我的?

楊虞卿笑著將自己求名做官的經歷說瞭一遍,表明都是一樣的同道中人。張又新依然不滿意,楊虞卿最後狠下心說瞭撂下一句話:“你比我已經好太多瞭,你不就是嫌妻子不夠漂亮嗎?你看看我的妻子!”

張又新定然是見過嶽母的,心中一陣哆嗦,然後再想想自己的妻子,情緒馬上好瞭很多。

回到傢中,看到長相尚可的老婆,張又新寫下瞭《牡丹》一詩,表達自己的心跡: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這個典故和這首詩,出自唐朝孟棨編撰的《本事詩》。在該書中,張又新和他嶽父楊虞卿的故事就結束瞭。然而,後世文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又為張又新增加瞭新的劇情。

在《唐才子傳》中,這首詩被解讀為牡丹富貴,一朵值千金,從來都是認為顏色越來越好。如今,張又新傢中的牡丹盛開,卻隻是白色的,實在是辜負瞭一片看花之心。

也就是說,張又新追求美女的心依舊不死,仍然還是悶悶不樂。後來他被貶江南時,遇到瞭淮南節度使李紳,也就是寫《憫農》的那位詩人。張又新本來和李紳關系不好,生怕會遭到報復,沒想到一向刻薄的李紳,不但請他喝酒,還在席間將一位美麗的歌姬送給他,完成瞭張又新迎娶美女的夙願。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