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咸豐死前想殺慈禧?為什麼最後放棄瞭這個念頭?

咸豐死前想殺慈禧?為什麼最後放棄瞭這個念頭?

時間:2019-09-04 20:48:1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咸豐死前想殺慈禧?為什麼最後放棄瞭這個念頭?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咸豐號稱歷史上“四無”皇帝,即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無遠見。

“四無”高度概括瞭咸豐的一生,可謂實至名歸。這在他臨終前欲效仿漢武帝“立子殺母”一事體現的淋漓盡致。

<咸豐>

“立子殺母”是漢武帝劉徹在去世前做的一件事。

劉徹晚年立小兒子劉弗陵為接班人,當時劉徹已經是耄耋老人瞭,而他的兒子才6歲。劉弗陵的生母鉤戈夫人才26歲,正值壯年。漢武帝害怕自己死後鉤戈夫人亂政,在去世前把她殺瞭。

咸豐在臨時前也想把壯年(27歲)的慈禧殺死,咸豐治國本領沒有,但“搞女人”的本事不小,30歲就被“刮骨鋼刀”(女人)整的病入膏肓。此時他和慈禧唯一的兒子同治才5歲。

臨死前咸豐想到“秦皇漢武”——秦始皇和漢武帝。這是兩個截然相反的例子。

秦始皇的老爸莊襄王34歲就掛瞭,留下年幼的兒子嬴政和年輕漂亮的老婆趙太後。

<漢武帝和鉤戈夫人>

老爸死後,8歲的嬴政繼位,母親趙太後專權。她和假太監嫪毐通奸生下瞭兩個兒子,之後預謀篡奪嬴政的皇位,想讓私生子繼位。

秦始皇親政後,用雷霆手段處死瞭趙太後和嫪毐的兩個兒子,誅殺嫪毐,隨後把母親關進瞭冷宮。

前車之鑒,莊襄王沒有殺趙太後,引出瞭許多麻煩,而漢武帝就高明多瞭,臨死前殺瞭鉤戈夫人,為兒子劉弗陵掃清瞭障礙。

咸豐心想:“自己的兒子同治沒有秦始皇和劉弗陵的能力,我要效仿漢武帝殺死慈禧,也為兒子掃清障礙。

歷史告訴我們咸豐沒有殺死慈禧,否則也就沒有慈禧當權47年的歷史瞭。咸豐當初為何改變主意沒殺慈禧呢?

一、咸豐大道理都懂,但在關鍵時候下不瞭手。慈禧是個冷靜而有謀略的女人,可以說把咸豐玩弄於股掌之上。

在咸豐病重期間,慈禧衣不解帶,頭不枕席伺候在他的身邊,目的就是感動咸豐。

隻要熬死瞭咸豐,剩下的就是自己說瞭算。皇後慈安仁慈寬厚,沒有主見也沒有野心,對自己構不成威脅。

<咸豐和慈禧>

咸豐看到慈禧一副柔弱的樣子,想起過往甜蜜生活,慈禧為他疊紙飛機,疊小老鼠,頤和園“天地一春”的情景歷歷在目……

咸豐不禁心生愛憐,始終下不瞭殺慈禧的決心。假如皇宮評選最佳表演獎,慈禧當仁不讓。

二、咸豐在10歲時母親就去世瞭,他深深知道“沒媽的孩子像棵草”的道理。沒人疼,沒人關愛。

想到自己的身世,聯想自己5歲的兒子同治,如果殺瞭慈禧,我兒子的命運重蹈我的覆轍,我受瞭苦,難道還要我的兒子受苦嗎?

咸豐心軟瞭,於是放過瞭慈禧。

三、咸豐沒有殺慈禧,但在隨後制定瞭一系列的措施為兒子保駕護航。他偷偷寫瞭一封詔書交給慈安皇後,內容是:“假如慈禧專權,皇後持詔書誅殺慈禧”。

可以說這份詔書,是懸在慈禧頭上的一把利劍。

接下來咸豐選擇瞭八位股肱之臣來輔佐兒子,這就是歷史上的“顧命八大臣”。為瞭以示莊重和正統,“顧命大臣”四個字是咸豐的禦筆朱批。

為瞭平衡權臣和帝後之間的關系,咸豐授予皇後鈕祜祿氏“禦賞”印章一枚,授予皇子載淳(同治)“同道堂”印章一枚(由慈禧掌管)。

<慈禧>

意思是,當顧命八大臣制定瞭政策後,必須有皇後和皇子的印章方能生效,否則等同一張廢紙。

我感嘆咸豐考慮的十分周到,互相制約,誰也不能專權。把這一切安排好後,咸豐溘然長逝,終年31歲。

歷史告訴我們,咸豐看似完美的佈局,當慈禧把咸豐屍體從避暑山莊運回北京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擊破和顛覆瞭這一切:顧命八大臣或被誅殺或被下獄,慈安手中的詔書被慈禧騙皇後燒瞭,慈禧掃清瞭一切障礙,從此開始瞭她成為大清無冕女皇的歷史。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