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能打下江山,為什麼卻保不住愛妾戚夫人和兒子劉如意?
劉邦能打下江山,為什麼卻保不住愛妾戚夫人和兒子劉如意?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 縱觀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精彩絕倫。無論是在蘇北泗水亭拉起起義大軍,還是投靠項梁立功封侯,或是隻身一人赴約鴻門宴,最終與西楚霸王項羽一決高下等等,人們不得不嘆服劉邦的眼光、智慧、韜略。
雖然他指揮千軍萬馬,遊走險惡江湖,堪稱人中蛟龍,但為什麼生前不給自己心愛的戚夫人留出一條活路?
在劉邦披荊斬棘的人生旅程中,戚夫人猶如一枚盛開的花朵,用她的美貌和才藝安慰著劉邦的倦意。他深愛著戚夫人,戚夫人依附著他。

有那麼一段時間,劉邦想廢掉呂雉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然而,這個想法一出,大臣一片反對的聲音,劉邦無奈之中放下瞭這個念頭。時間往後走著,劉邦的舊傷復發、臥床不起。這時候,戚夫人一刻不離地守在床邊照顧他。
人老瞭,擔心的事情越來越多。看著眼前的戚夫人,劉邦心裡一半是感動,一半是擔心。他感動戚夫人的不舍不棄,他擔心的是日後戚夫人母子的命運。
劉邦猜到瞭戚夫人的將來。
一旦太子劉盈順利繼承皇位,呂後必然會走向前臺,她不會放過溫婉賢惠的戚夫人。劉邦或許心裡猶如打翻瞭的五味瓶。
劉邦準備為戚夫人日後掃平障礙。
他想改立太子,徹底解除後顧之憂。隻有劉如意當上太子,進而成為皇帝,戚夫人才能真正的安全。然而,朝臣反對,此路不通。
他想提升劉如意地位,讓戚夫人“母憑子貴”。這是一個不費周折的出路。於是,劉邦先封劉如意為趙王,讓他遠離長安。隨後,劉邦精挑細選瞭一個人前去協助趙王。
這個人就是周昌。關於這個人選,劉邦很是動瞭一些心眼。
當年劉邦想改立太子,周昌誓死相勸。有一次,周昌勸劉邦,太子劉盈雖然軟弱,但是並無過錯,若果廢瞭劉盈,與法與理都說不過去。如果您要廢瞭劉盈,就先罷免瞭我吧。

無巧不成書,周昌的這段話被躲在廂房裡的呂後聽到瞭。
呂後深受感動。她欠周昌一個人情。
當然,劉邦也知道周昌看好趙王。讓他輔佐趙王,為的是以後讓他能在呂後跟前求個人情。
當然,劉邦還斷瞭呂後的臂膀,奪瞭她的權力。公元前195 年,燕王盧綰叛變,劉邦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討伐。樊噲不負所望,大獲全勝。有人向劉邦進言:樊噲跟呂後早都串通好瞭,準備在您百年之後殘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
劉邦一聽這話,氣不打一處來。呂後幹政,朝廷裡本來就有雜音,這下又密謀害人。劉邦即刻派陳平等人去殺樊噲。陳平預感到形式會有變化,他關瞭樊噲,留下瞭樊噲的性命,也給自己留瞭條後路。
人生永遠都有遺憾,呂後非但沒有失權,反而獨攬大權。
劉邦走到瞭生命的最後,他提出要任曹參為相。在劉邦看來,曹參是一個靠得住,能幹事的人物,就是想通過曹參來牽制呂後。
然而,劉邦把呂後想得太簡單瞭。憤怒是一個難以壓制的惡魔,呂後對戚夫人早已恨之入骨。
劉邦死後,呂後讓曹參當瞭宰相,沒幾天就借機把他免瞭。
危險正在走向手無縛雞之力的戚夫人和趙王如意。
周昌被回調回瞭長安。趙王如意成瞭一葉小舟,很快就被呂後毒死瞭。
趙王如意死瞭,戚夫人最後的依靠徹底倒塌。呂後想怎麼整她就怎麼整。

這一切正如劉邦擔心的那樣,該來的都來瞭。
劉邦死後,呂後把戚夫人囚於永巷,讓她每日舂米。日日苦役,受盡萬般恩寵的戚夫人哪能適應得瞭呢?她通過唱怨歌向兒子劉如意以及大臣訴苦。
呂後得知後把她做成人彘(人彘指的是把人的四肢剁掉,再挖出眼睛,用銅註入耳朵,使其失聰(熏聾),接著用喑藥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最後扔到糞坑裡)。
劉邦能打下一座江山,卻保護不瞭自己心愛的女人和親生兒子。他想著給他們留條活路,而是他又實在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