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朝恩的權利到底有多大?皇帝宰相強強聯手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皇帝宰相強強聯手,全力捕殺擅權宦官,為何難度如此之大?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看到瞭很多具有傳奇色彩的官員,他們或清正廉潔,或私欲深重,各有著各的特色,在官場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今天我們所要提到就是讓皇帝和宰相都沒有辦法的大宦官魚朝恩,關於捕殺他的過程,可謂是一曲三折。
在闡述過程中,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魚朝恩這個人,魚朝恩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宦官,唐玄宗在位期間,被挑選到宮中擔任太監,曾經受到瞭君主的賞識,並被加封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這樣的官職,朝廷還下放一定的軍權給魚朝恩。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魚朝恩開始加大自己對於名利上的追求。在應對吐蕃的進犯時,魚朝恩率領的神策軍,將敵人殺瞭個片甲不留,一時間獲得瞭各方的較高贊譽。
後來不論是在任用郭子儀的事情上,表達出瞭自己的觀點,多次諫言從而阻止瞭郭子儀被任用。還是在鄴城戰役中的盲目自信,我們都能夠看出,當時的魚朝恩,已經不再是一個說不上什麼話的小太監瞭,他是一個手握大權的宦官,甚至權力之大到影響對皇帝的統治造成瞭不同程度的影響。
魚朝恩富有智慧,知道當自己還身處弱小時,應該依靠誰才能獲得生存下來的機會,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選定瞭跟隨太子李亨,然後有瞭基本的屏障來保護自己,後期隨著自己實力的不斷強大,甚至可以左右一方勢力。
對於魚朝恩而言,讓他說話有分量的緣由還是在於,他充當著監軍這類的角色,在上文我們說到的鄴城戰役中,魚朝恩的決斷就出現瞭失誤。在之後的邙山之戰中,李光弼一開始就做出瞭正確的決策,想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讓史思明退守洛陽的目標,但是魚朝恩卻跑出來反對李光弼的計劃,為戰爭埋下瞭隱患。
後期的魚朝恩,開始逐漸膨脹,在戰爭中明知應該怎樣做,但是卻故意作梗,再把錯誤歸結到他人的身上,去陷害別人。而且魚朝恩還十分嫉妒郭子儀,先前反對任用郭子儀,後期還竭力反對郭子儀晉升。
當時魚朝恩隨意玩弄手上所擁有的權力,引起瞭皇帝以及宰相元載的註意,但是他們也決然不敢輕舉妄動。畢竟魚朝恩手握兵權,要是借此時機造反,其後果將是十分慘重的。
最後還是宰相元載出謀劃策去設計魚朝恩,在皇帝的首肯之下,埋下陷阱等著魚朝恩上鉤,還積極賄賂朝中官員一同打壓魚朝恩,最後被皇帝賜死結束瞭他的生命。
但是仍然還是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當時在魚朝恩的率領之下,宦官的實力達到瞭以往朝代所未能達到的高度。雖然魚朝恩死瞭,但是其背後根盤錯節的後輩宦官勢力,卻沒有伴隨魚朝恩的倒臺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