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常遇春:明朝開國大將,死後朱元璋為其哭泣

常遇春:明朝開國大將,死後朱元璋為其哭泣

時間:2019-09-05 21:04:0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他是明朝開國大將,一生征伐無數戰功赫赫,死後朱元璋為其哭泣,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作為一個由佈衣天子朱元璋建立的皇朝,明朝在歷史上有著其獨有的強硬姿態。終明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以其遇到困難,從不低頭這種一種獨一無二的氣質為世人稱頌。然,這與明朝開國的影響息息相關。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講述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窮苦人傢出生的他,麾下也有著諸多寒門出身的將領。而在朱元璋手下的眾多將領中,有一人因其打仗心狠手辣而時常為朱元璋告誡不要殺戮過多而有傷天和,他就是被稱為常十萬的大將常遇春。

常遇春出生於安徽鳳陽,和朱元璋算是同鄉。在元末諸侯混戰中,他以紅巾軍將領的身份在亂世得以名號,作戰有勇有謀,曾經放下豪言,說自己能統領十萬大軍,橫行天下所向無敵,所以也被軍伍中人中稱為常十萬。

早年間,常遇春傢境貧寒,但有雄心壯志的他不願意像祖輩一樣終其一生都待在田地裡擺弄莊稼。於是乎,他決定學習武術以求得改變。在其成人後,因為一直鍛煉自身的緣故,他身形雄偉,力氣更是超乎常人。武藝超群的常遇春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箭術更是出神入化,這也為其將來的沙場征戰提供瞭不小助力。

在混亂的元末,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全國各處有著數不清的起義軍叛亂,加上土匪流寇危害百姓,人們紛紛拿起武器戰鬥。常遇春在這期間就去投奔瞭靠打傢劫舍起傢的綠林大盜劉聚。憑借著出人的武藝,常遇春很快在劉聚手下脫穎而出,被任命為十夫長。但是這種強盜生活在其看來並非長久之計,於是他另謀出路,投靠瞭朱元璋,開始瞭自己的軍旅生涯。

在常遇春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後,他的一生征戰無數,先後經歷瞭鏖戰衢州,大戰九華山,大破陳友諒,攻取元大都等大勝仗。朱元璋評價他:“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在朱元璋完成由南克北的壯舉,渡江戰役之中,常遇春逐步鋒芒初露,立瞭頭功,於是從渡江時的先鋒升至元帥。

然而常遇春這個人讓世人詬病的一處便是其心狠手辣, 對於投降的俘虜,他的決斷就是殺降,他每攻下一城就屠城,不留俘虜全部殺掉。這也給他戰無不勝的一生抹上瞭污點,還曾被朱元璋訓斥其做事有傷天和。可惜,常遇春隻活到四十歲,就病死於柳河川。

在他去世後,朱元璋十分傷心,還作瞭詩來悼念他:“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濕。”常遇春被追封開平王,謚號忠武,成為配享太廟的大臣。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