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鬥真的是扶不起的嗎 諸葛亮死後才知道真相
對扶不起的阿鬥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說起阿鬥大傢的印象肯定是:扶不起的阿鬥!他最出名的就是樂不思蜀啦,可是阿鬥真的就是這樣差勁的人嗎?他身邊的人都是當時的智慧之人,都是他父親劉備所挑選的忠臣重臣!這些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就算阿鬥是個很菜的孩子,但是跟在這些人身邊,能力再怎麼說也會很厲害吧!原來阿鬥一直在裝,他的心裡是什麼樣的呢?直到孔明去世才知曉的真相!

在劉備托孤白帝城時,諸葛亮就許下瞭諾言,要好好輔助阿鬥成才,可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阿鬥不僅沒成才,反而蜀國滅亡,他在晉朝活的好好的!那麼這才是我們要關註的,為什麼吳國的末代君主孫皓很早就被司馬昭幹掉瞭,而劉禪活的那麼長壽呢?這就得從他的做人處事開始說起瞭,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掌蜀國的軍政大權,阿鬥這時候是個小孩,其實也不小瞭,因為古代人都比較早熟!他一直都沒想過從諸葛亮手裡奪回政權的控制,因為他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執政才能是不如諸葛亮的,所以他很理性的任由諸葛亮管理蜀國。

這也是為什麼蜀國一直很穩定的,都沒出現君臣不和的事。不然換個君主肯定是要自己親自執政的,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阿鬥派瞭個大臣去探望諸葛亮還捎瞭一句話:阿鬥皇帝問你,你死後你的後代怎麼安置,這個時候阿鬥還是很聰明的,這句話就是看諸葛亮怎麼回答瞭,如果還想要諸葛亮的後代執政蜀國,阿鬥肯定是要有動作的,可是諸葛亮知道自己的後代不是那塊料,所以他說:我傢裡還有幾百棵樹能養活他們!高手過招都是虛招,這時候諸葛亮也明白阿鬥為瞭蜀國的穩定和對諸葛亮輔助他父親的感恩而一直忍讓,所以這個時候他是很感謝阿鬥的。畢竟不是誰都能忍住對權力的熱愛和欲望,做一個人空頭皇帝!

在諸葛亮死後,阿鬥也繼承瞭他父親和諸葛亮的遺望,繼續讓薑維北伐,不過薑維不如諸葛亮,再加上蜀國本來就地小人少,打仗打多瞭也就吃不消。阿鬥的理性告訴他不能再打瞭,所以他後面也就看開瞭,因為沒有打仗老百姓日子也更好過瞭。阿鬥這種放棄個人私欲顧全百姓的做法是幾千年來少有的,這一點確實讓人欽佩。很多大人物為瞭自己的喜好和理想,不惜代價的打仗,結果受苦的卻是老百姓!也是因為阿鬥的不抵抗,蜀國少瞭兵災,而司馬昭也確實感謝阿鬥的投降義舉,上百年的戰亂終於停息瞭!

當晉朝建立後,阿鬥之所以說樂不思蜀就是理性的保命做法,這更是急智!一般人可能都想不到那個回答關乎性命,也許會真情流露對故鄉的思念。可阿鬥的智商並不差,他機妙的回答保全瞭性命,好好地活在人間也是對死去父母的最大喜訊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