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嬪妃生下皇子,皇帝高興不已,結果江山因此毀瞭

嬪妃生下皇子,皇帝高興不已,結果江山因此毀瞭

時間:2019-09-09 14:10:0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北魏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北魏是對我國歷史產生重要影響的少數民族政權,存在瞭150多年,和之前的少數民族政權相比,北魏實現瞭北方的統一,實現瞭高度的漢化,大大存進瞭民族的融合,為後來隋唐的大一統和中華民族的繁榮奠定瞭基礎,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王朝最後卻因為後人不聽祖制,而葬送在瞭一個女人手中,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北魏孝文帝在實施一系列漢化措施後,暴病而亡,太子元恪即位是為北魏宣武帝。宣武帝在位期間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這個問題就是自己的接班人問題,當然並非宣武帝不能生育而是在自己的兒子元昌早夭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沒有兒子。雖然生男生女天註定,但是作為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想要兒子恐怕也並非難事,但是宣武帝卻很長時間都沒有等來兒子的出生,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北魏有一個“子貴母死”的制度,也就是如果後宮嬪妃誰生下兒子一旦被立為太子,太子生母就必須被賜死。

在當時的後宮不願生兒子幾乎成為瞭一條潛規則,所有後宮女人都不願生兒子,甚至生瞭兒子也會在兒子出生是將其掐死,但是卻突然出現瞭一個不怕死的女人,這個女人道出宣揚:自己一定要為宣武帝生兒子,因為這涉及到北魏王朝的國運,就算讓自己生下太子就死也在所不惜。有這番言論的傳奇女人就是北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胡太後。

胡氏的言論很快傳到瞭宣武帝的耳朵裡,宣武帝很是感動,於是便經常寵幸胡氏,果然沒多久胡氏就有瞭身孕,而且生下瞭兒子。因為之前宣武帝頻繁地夭折皇子,認為自己年紀已大,因此對胡氏能為自己生下兒子深感欣慰,對胡氏和兒子都愛護有加。甚至為瞭胡氏廢除瞭老祖宗道武帝定下的“子貴母死”的制度,不但沒有遵照舊制將胡氏賜死,反而晉封為貴嬪,立兒子元詡為皇太子。

沒過幾年,宣武帝去世,年幼的太子元詡即位,尊宣武帝皇後高氏為皇太後,尊胡氏為皇太妃。不久胡氏設計將皇太後高氏趕出皇宮,尊自己為皇太後臨朝聽政,大臣還稱她為殿下,下令處理事務。甚至後來胡太後恣意妄為,改令稱為詔,自稱為朕,而且不斷放縱自己,驕奢淫逸,尤其在二次臨朝後更是有恃無恐,為非作歹,甚至為瞭享樂殺死瞭自己的親生兒子元詡,幹出來立孫女元姑娘為帝等荒唐事。

雖然最後胡太後也落得沉河而死的可悲結局,但是經過她的這一通折騰,北魏王朝已經搖搖欲墜,皇室再也沒有瞭實權。從胡太後的所作所為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人在權力場上就是投機分子,胡氏從其入宮開始就是在投機,依靠去尼姑姑姑的大肆宣傳和買通皇帝身邊人開始,一步一步的向宣武帝靠近。

而在其大肆宣揚為瞭延續北魏王朝而一定要生下太子來看,其更是在迎合當時宣武帝的急切需要太子的心理,從其一開始掌權時的表現來看,其也一直在偽裝,隻不過是為瞭攫取最高權力。投機分子其實就是善於捕捉別人當時的心理需要,為瞭目的不擇手段,敢於冒險而內心根本沒有真正底線和原則,所以作為當代人我們更要善於發現投機分子。古人雲:人心隔肚皮,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一定要懂得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斷提高自己的鑒別力,不能被投機分子蒙蔽,多用心去觀察、體會別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懷,盡量發現其行為後面的思想。不知道大傢生活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投機者和偽裝者,大傢又是如何發現和防范的呢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