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位54年,為什麼要窮其一生去打匈奴?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漢武帝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為什麼漢武帝要窮其一生去打匈奴,因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的富庶對於居住在天寒地冷、缺衣少食的北方遊牧民族來說,一直像是嘴邊的一塊肥肉,讓其垂涎不已。在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始終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所以秦始皇才會北築長城,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一直將匈奴趕到瞭漠北之地,讓其十多年不敢南下。可是隨著秦朝崩壞、天下大亂,匈奴再次崛起,在冒頓單於的統率下重新控制瞭西北廣大土地。

到瞭劉邦建立西漢以後,匈奴還是數次入侵邊境,屠殺百姓,搶奪糧食,給西漢政權和王朝百姓都造成瞭巨大傷害。公元前200年,劉邦趁著一統天下的餘威,順勢進攻匈奴,結果被圍在百登山七天七夜,差點成為第一個被外族俘虜的開國皇帝,最後還是以重金行賄,才得以突圍逃走。劉邦認識到敵我差距後,無奈之下隻能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同時采取和親的方式與匈奴交好,避免與匈奴發生大規模沖突。

當時冒頓單於要求呂後和親,他在信上說你正守寡,我正喪偶,不如湊一對。可是面對如此奇恥大辱,呂後也隻能忍氣吞聲,因為實在是不敢動手,隻能送錢送人,來討好匈奴。可是好吃好喝好伺候還是阻止不瞭匈奴人的鐵蹄,史書記載:“日以驕,歲入邊殺掠人民甚眾。”有時候嫌西漢給的東西少瞭,就等到秋天收獲的時候來搶。就在漢武帝登基之前短短的十幾年裡,就有四次和親,但是匈奴大規模入侵更是有五次之多。
到瞭漢武帝劉徹即位時,西漢已經建立瞭六十多年,帝國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為漢武帝發動戰爭提供瞭可能。漢武帝有雄才大略,他不甘於守成,志在開疆擴土。雖然他最初在位的幾年,還是與匈奴交好,但是他是為反擊匈奴建立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在他與匈奴開戰之前,漢武帝先威服瞭三越,以便全力擊垮匈奴。在公元前133年,漢武帝主持瞭一場規模空前的關於是否打擊匈奴的辯論。在這場辯論中,漢武帝認為漢朝對於匈奴的示好,不僅滿足不瞭他們的貪欲,反而養虎為患。對於這樣的邊患,如果不徹底鏟除,反倒會讓其以為大漢軟弱可欺,國傢也不會獲得。
為此漢武帝精心挑選瞭如衛青、霍去病、李廣等眾多名將,對匈奴發動三次大規模的北伐,成功收取瞭河套地區、河西走廊,將西漢的北方疆域推到瞭漠北之地,橫行北疆幾十年的匈奴徹底衰敗。漢武帝雖然花瞭大量的人力物力,對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造成瞭影響,但是攻打匈奴是功在千秋,匈奴在被擊敗後,漢朝從此獲得瞭長久和平的發展空間,國力也因此不斷增強,開創瞭一個為後人景仰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