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中女子結婚不要金不要銀 為何隻要一隻大雁呢
還不知道:古代女子結婚時為何隻要一隻大雁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現在男女一到談婚論嫁的年齡,避不開的一個問題就是“彩禮”。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彩禮也像蓋高樓似的拔地而起。網上有人編瞭個段子:爺爺娶奶奶時,要瞭傢裡半鬥米;爸爸娶媽媽時,要瞭傢裡半頭牛;我娶老婆時,要瞭傢人半條命。這個比喻可以說是很形象生動瞭。父母為瞭孩子的婚禮幾乎是花光瞭半輩子的積蓄。更有甚者,還要舉外債,婚後打工還錢。
但是,在原始部落時期,女子卻不要金,不要銀,隻要一隻大雁。這又是何緣故呢?

在遠古時期,如果男女雙方達成瞭結婚的意向,那麼男方就需要向女方提供一些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心意。那時候金銀的開采量不多,大部分人也不需要。待嫁的女子覺得最好的彩禮就是心上人親手捉到的活雁。她們認為:大雁是候鳥,來去有時,最是守信的生物。如果能有大雁做彩禮,那男子對她的感情必定是矢志不渝。這樣他們才能夠白頭偕老。當然,如果男方傢庭富裕,再送一件鹿皮給女方做皮草,那女方也是很高興的。
等到瞭周朝以後,婚禮的那一整套完整習俗才算是徹底定瞭下來。首先要找個媒人去女方傢提親,然後再問問女子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接著找個算命的算算二人八字合不合,要是合的話就可以安排人去送聘禮瞭。周朝時的聘禮是五卷緇帛,也就是有五匹佈你就可以娶媳婦兒瞭。下完聘禮,雙方挑個良辰吉日就可以完婚瞭。

春秋戰國時期,普通百姓間娶親彩禮依舊很低。隻不過對聘禮的佈匹有瞭具體要求。如士大夫娶妻時,需要黑中帶紅和紅黃相融的兩種佈料。因為在古人看來,這兩種佈,一種代表天,一種代表地。有天地的祝福,婚姻才能長久。
等到瞭漢朝時,彩禮變得相當繁重。不僅需要金錢,還要古時的大雁、佈匹。再加上羊、粳米、白酒等,大概共有三十多樣。也是從這時開始,金錢在彩禮中變得重要起來。到唐朝時,因為民族融合的原因,彩禮又不那麼重要瞭。不過大雁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實在沒有,也可用雞鴨等傢禽代替。

宋朝是一個奇怪的朝代。可能人們都比較有錢吧,所以對錢看的不重,彩禮變成瞭茶葉為主。明清時,彩禮又變回瞭金錢至上的狀態,而大雁也被人們所漸漸的拋棄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