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漢朝建立後人口稀少,劉邦用瞭什麼方法提高結婚率?

漢朝建立後人口稀少,劉邦用瞭什麼方法提高結婚率?

時間:2019-09-10 19:05:2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劉邦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秦朝末年農民起義不斷,泗水亭長劉邦也從沛縣舉兵,勢力越來越強大,依靠蕭何、韓信、張良、曹參等人,經歷一番苦戰之後,他終於打敗西楚霸王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山東定陶稱帝,建立漢朝,完成瞭天下大一統的事業。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秦朝隻經歷短短的二世就覆滅的歷史經驗,讓劉邦更能深刻理解到這一點,所以他吸取瞭教訓,秦朝全盤采用郡縣制,劉邦就保險一點,繼續撿起瞭分封制;同時,劉邦也聽取建議,采用“與民休息”的寬松統治方法。

但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瞭劉邦面前,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戰火就一直連續不斷,到漢朝建立後,天下人口稀少,而且百廢待興,還面臨來自北方匈奴的威脅。《史記》記載,“(漢)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傢,小者五六百戶。”

也就是說,劉邦稱帝之後,漢朝的全國人口不到1000萬,不要說對外禦敵,就是國內種地發展生產,人數都遠遠不足。於是劉邦除瞭命令蕭何制定漢律,增加《戶律》、《興律》、《廄律》之外,還想出瞭一個主意,從此民間的女子紛紛搶著嫁人,結婚率大大提高瞭。

是什麼主意呢?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針對不結婚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懲罰制度。如果女子到瞭15歲,父母還不為她找好婆傢出嫁的話,就要按人頭收取120錢的“單身稅”。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大金額瞭,為瞭避免這種情況,民間的女子都會在15歲之前出嫁。

這種方法顯然參考瞭前人的“智慧”,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為瞭復國,增加人口,曾經規定越國國內“男子二十不娶,女子十七不嫁者,罪其父母”。劉邦照學,不過把懲罰措施從治父母的罪改成瞭罰錢,同樣效果顯著,漢初人口迅速繁衍。

劉邦去世之後,漢惠帝劉盈即位,在原有的“單身稅”制度基礎上進行瞭一些修改:“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600錢,比劉邦的規定高瞭5倍,在那個時候,100錢就能買到十鬥糧食瞭,放到現代,大概相當於每個傢庭每年要交3000左右的錢。

在這種升級版的制度推行後,漢朝的人口數量確實得到瞭迅猛的發展,人口一躍從不足千萬變成瞭超過5000萬,打仗的人口有瞭,種地的人口有瞭,漢朝一度強盛不已。到如今,也有人希望學習老祖宗,用征收“單身稅”的姓氏促進生育,對此你的看法如何呢?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