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魏重臣衛瓘文武雙全!衛瓘生平有哪些功績?
三國曹魏重臣衛瓘文武雙全!衛瓘生平有哪些功績?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衛瓘是三國曹魏至西晉的重臣,曾參與滅蜀之戰,並且平定瞭鐘會之亂。衛瓘除瞭能夠帶兵大戰,他還是一位很瞭不起的書法傢,被稱為衛氏書派的奠基人。可能衛瓘能文能武的身份顛覆瞭很多人對三國時期武將的認識,其實在魏國像衛瓘這樣的人並不少,曹操同樣是文武雙全。隻是衛瓘和其他三國人士相比知名度低瞭不少,下面就為大傢簡單介紹下衛瓘,一起來瞭解看看吧。

一
根據《三國志》、《晉書》等史料的記載,衛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東郡安邑縣(今山西夏縣北)人。三國曹魏後期至西晉初年重臣、書法傢,曹魏尚書衛覬之子。衛瓘出身官宦世傢,年輕時仕官於曹魏,歷任尚書郎、散騎常侍、侍中、廷尉等職。從官職上來看,衛瓘初期是以文官為主的,並且長期處在宮廷之內。在三國後期,因為獲得瞭司馬昭的信任,所以,衛瓘得以鎮西軍司、監軍身份參與到魏滅蜀之戰中。對此,在筆者看來,正是這一身份和立場,為衛瓘最終除掉薑維鐘會鄧艾這三位名將奠定瞭基礎,甚至可以說是埋下瞭伏筆。

二
公元263年,伴隨著後主劉禪的歸降,意味著蜀漢的正式滅亡。在蜀漢滅亡後,薑維歸降鐘會,來到瞭成都。由此,薑維、鐘會、鄧艾這三位名將齊聚蜀漢都城成都。彼時,鄧艾因為在消滅蜀漢上立下瞭大功,所以難免滋生瞭居功自傲的情緒。在此基礎上,出於嫉妒也好,還是一山不容二虎也好,鐘會與衛瓘密奏曹魏大將軍司馬昭,說鄧艾有反狀,於是將鄧艾收押起來。在解決鄧艾這一對手之後,鐘會又和蜀漢大將薑維密謀,準備在巴蜀之地背叛曹魏和司馬氏。當然,薑維的目的是借著鐘會叛亂這一機會,以此圖謀恢復蜀漢。所以,衛瓘、薑維、鐘會可謂各有各的算計和目的。

三
在一番籌備之後,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鐘會、薑維正式在蜀漢都城成都謀反。對此,衛瓘作為司馬昭派來的監軍,自然不會和鐘會一路走到黑的。於是,衛瓘拿鹽水來喝,讓自己大吐,通過裝病來麻痹鐘會。緊接著,通過聯系在益州的曹魏將士,從而引起蜀漢都城成都的混亂。在一片混亂中,想要造反的鐘會、薑維相繼被殺。在除掉薑維、鐘會之後,衛瓘派遣護軍田續至綿竹夜襲鄧艾於三造亭,殺死鄧艾父子。就這樣,在短短數天時間內,衛瓘這位奇才接連除掉三國三大名將。

四
最後,之後,司馬昭論功行賞,衛瓘出任使持節、都督關中諸軍事、鎮西將軍。泰始七年(271年),也即進入到西晉時期,衛瓘繼續受到司馬炎的重用,得以出鎮北境,任征北大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不過,在晉惠帝即位後,衛瓘與賈皇後對立,終在兵變中滿門遇害,享年七十二歲。具體來說,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在晉惠帝即位後,司馬亮、衛瓘成為輔政大臣。對此,賈皇後為瞭掌握西晉王朝的大權,視司馬亮、衛瓘為“眼中釘和肉中刺”。在此背景下,賈皇後先是以“謀圖廢立”的罪名處死司馬亮,並在公元291年誅殺衛瓘滿門。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衛瓘當年冤殺鄧艾父子,如今遭到瞭滿門抄斬,也算是得到報應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