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遼國:是北宋最強勁的對手,後來集體失蹤至今下落成謎

遼國:是北宋最強勁的對手,後來集體失蹤至今下落成謎

時間:2019-09-10 20:28:3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這個王朝曾是北宋最強勁的對手,後來集體失蹤至今下落成謎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這個王朝曾是北宋最強勁的對手,後來集體失蹤至今下落成謎

以“靖康之難”為分界線,宋朝又分為北宋時期和南宋時期,當初在建立宋朝以後,宋太祖趙匡胤為瞭避免瞭中晚唐“藩鎮割據”亂象的再演,一招“杯酒釋兵權” ,將兵權與財政 權集中到瞭中央的手裡,但也因此導致宋朝的軍事實力偏弱,在與周圍強敵的戰爭中屢屢失利。

而遼國就是北宋時期眾多強敵中的一個,在北宋立國之初,一直想要從遼國手中收復意義重大的“燕雲十六州”,並先後於公元九七九年和九八六年兩度北伐,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兩次進攻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這個遼國是由遊牧民 族契丹族建立的,其最鼎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南部的白溝河,幾乎占據瞭中國的半壁江山,遼國之所以曾經強盛一時,主要是因為它在吸收中原漢 族人的先進制度的同時,又保留瞭遊牧民 族彪悍的軍事作風。

契丹的本意是“鑌鐵”,也就是堅固的意思,象征著這個民 族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精神,契丹民 族是鮮卑族演化出來的一支,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契丹族,作為一個中國北方民 族就已經出現在《魏書》中。

後來,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機的部落首領統一瞭契丹各部,先是於公元九一六年建立瞭契丹國,後於公元九四七年改國號為大遼,其在中國北部持續存在瞭二百多年,經歷九代帝王,與宋朝形成南北對峙的格局,疆域差不多是宋朝的兩倍。

由於宋、遼王朝的對峙,中原地區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因此被阻斷,以至於亞歐大陸中西部國傢誤以為整個中國都在契丹的統 治之下,於是,契丹便成瞭全中國的代稱,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裡第一次向西方介紹東方時,就以契丹來命名中國,直到今天,在斯拉夫語的國傢中,仍然稱中國為“契丹”。

不過,有句話叫做“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強大如遼國,也終是避免不瞭命運的輪回,在關鍵的“護步達岡之戰”中,他們被女真人所擊敗,其最終的結果就是以遼的滅亡和金的建立而告終。

亡 國之後,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在皇室成員耶律大石的帶領下被迫向西遷移,在今天的中國新 疆和中亞地區建立瞭西遼,又稱“哈喇契丹國”,這個帝國也曾一度強盛之極,但最終還是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所滅。

後來,契丹的殘餘勢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瞭“起兒漫王朝”,可沒過多久,便在黃沙彌漫的異國他鄉不見瞭蹤影,時至今日,在中國的五十六個民 族中,早已沒有瞭當年一度風頭強勁的契丹民 族,他們就像變戲法一般集體失蹤瞭,至今下落依然成謎。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