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如何用美人計兼並十二國擴地千裡的?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秦穆公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秦穆公即位後,國力日益強盛,已有圖霸中原之心,可是東進方向被晉國所阻,不得不結下秦晉之好。
但在這份“友誼”中,秦穆公完全被動,先後扶持晉惠公、晉懷公、晉文公三位國君,秦國卻依舊被壓制。
公元前628年,晉文公病逝,秦穆公不聽大臣蹇叔等勸阻,執意要越過晉境偷襲鄭國。
鄭國是晉國小弟,剛剛上位的晉襄公為瞭維護霸業,決心給秦國一點教訓,於是在崤山險地全殲瞭秦軍。

崤之戰的慘敗是秦穆公爭霸路上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擊,所以他念念不忘要報仇雪恨,第二年又命大將孟明視率軍出征晉國,結果依舊大敗而歸。
《史記》記載,繆公於是復使孟明視等將兵伐晉,戰於彭衙。秦不利,引兵歸。
正在秦穆公因為再次失敗於晉國之手而憂慮時,有一人從西方過來,為秦國帶來向西開拓的契機,他便是由餘。
由餘是晉鄂侯的曾孫,因為曲沃武王伐晉而流亡到瞭戎地,會說晉國語,深得戎王的器重。
戎王聽說秦穆公是個英明的君主,擔心秦國強大對戎族不利,因此派由餘出使秦國探查實情。

當時,秦國的西邊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比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洛川有大荔。
戎人披發衣皮,生產力落後,但常常突襲秦國邊境,搶奪人口和糧食,一直是秦國的安全隱患。
秦穆公親自地接待由餘,向他展示瞭秦國的富強和禮儀,雖然秦國相比中原諸國要落後,卻比原始的西戎要文明得多。
在交談的過程中,秦穆公認識到由餘的賢能,覺得他是秦國西征的禍害,因此十分憂患。
內史王廖考慮瞭一下,為秦穆公想出瞭個辦法。戎王地處偏僻之地,從來沒有聽過中原地區的樂曲,可以贈送歌伎女樂,讓他沉迷淫樂以此消磨鬥志。
然後替由餘向戎王請求回國的時間,以此來疏遠君臣兩人的關系,同時這邊留住由餘,讓他不能按時回國。
秦穆公聽瞭內史王廖的計策,覺得很有道理,便依計而行。
《史記》記載,令內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戎王受而說之,終年不還。
戎王欣然地接受瞭秦國送來的歌伎,從此沉迷於女樂而不誤政事,結果導致牧場枯竭,牛馬死瞭一半。

秦穆公見時機已經成熟,這才放由餘回國,由餘見戎王玩物喪志,再不復當年的雄姿英發,急得多次勸諫,可是戎王一句話都聽不進去。
秦穆公得知戎王和由餘兩人已生間隙,便數次派人秘密邀請由餘來秦國,由餘知道戎王已經無可救藥,於是隻好離開戎族,投奔瞭秦國。
秦穆公對由餘的到來十分高興,拜他為上卿,因為由餘長期生活在戎族,對他們的情況非常熟悉,因此秦穆公根據由餘的建議制定瞭西進計劃。
戎王終日沉迷於歌伎女樂,毫無進取之心,已經不是秦穆公的心腹之患。可是在西征之前,秦國必須再和晉國打一架,以解後顧之憂。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遣大將孟明視率軍進攻晉國,秦軍渡過黃河後便一把火燒瞭船隻,以示不勝晉軍誓不回國之意。
有瞭破釜沉舟的勇氣,又沒有西戎的後顧之憂,秦國果然擊敗瞭晉國,為崤之戰的慘敗報瞭仇。
在之後的數年時間裡,晉國軍隊固守城池,不敢主動進攻秦國,這為秦國西征提供瞭條件。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開始西征,不到一年時間就滅掉戎人建立的12個國傢,開辟千裡國土。
《史記》記載,三十七年,秦用由餘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
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天子特地派使者祝賀,並賜金鼓,這便是史書上記載的“稱霸西戎”。
也因為如此,秦穆公成為春秋時期繼齊桓公、晉文公之後的第三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