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眼看要亡國瞭,皇帝把能幹的大臣和名將都殺瞭

眼看要亡國瞭,皇帝把能幹的大臣和名將都殺瞭

時間:2019-09-12 10:25:5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崇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說到明朝這個朝代,是歷史上少有的發跡於民間的國傢,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真正從民間的社會最底層一步步爬上瞭尊貴無比的皇位,建立國傢後,他勵精圖治,殺伐果決,給後世子孫留下瞭一個盛世,隨後在他的兒子朱棣手中也得到瞭很好的發展,但接下來的十餘位皇帝表現得卻是不盡如人意,被後世評為皆是奇葩,國傢走向瞭下坡路,直至傳到瞭崇禎手中,國傢也走向瞭滅亡。

其實這位皇帝也是一位悲劇人物,從小便沒瞭母親,缺少母愛,在無情殘酷的皇宮中,可想而知他的成長過程中是極度缺愛的,所以崇禎在有一段時期,對自己的大臣非常的不好,甚至是不斷地殺害大臣。

在他小時候,親身經歷瞭母親的死亡,當初他的母親隻是泰昌帝的劉選侍,並不得寵,即便是生下來朱由檢,也仍舊不受寵,鬱鬱寡歡,後來在責罵聲中,染病去世。以這樣的死法去世,她的丈夫根本不敢告訴父親,隻能是將她悄悄埋掉,可惜她的兒子才僅僅四歲,就這樣失去瞭母親。

當他長大後,越發思念自己的母親,還問瞭身邊的侍衛,“聽說我母親的墳墓是在西山?”確認是在西山後,他還偷偷出宮去祭拜母親,為母親燒紙。天啟七年,明熹宗駕崩,由於他沒有子嗣,所以十七歲的朱由檢接受遺命,繼承皇位。其實他本來是沒資格當皇帝的,當哥哥去世得太早,宮中沒有子嗣,所以按照祖宗法制,便讓他繼承皇位。

這樣一位對母愛極度渴望的皇帝,心中有著深沉的痛苦,若是無法疏解,遲早會是個大問題,宮中再沒有人能管得瞭他,他開始問宮中的人,有誰見過他的母親,還是否記得他母親的模樣,終於在問遍所有人之後,才找到瞭一位老宮女。

這位老宮女說自己曾在他母親的隔壁屋住過,於是見過劉選侍,記得她的模樣,還有一副保存完好的畫留下來瞭,如此成年後的崇禎皇帝才算知道瞭母親的模樣。當時為瞭將畫送進宮中,還舉辦瞭一個浩大的儀式,有專門的儀仗引導,穿過一道道大門,這才送進瞭皇宮,按照當時的《明史·後妃傳》記載著皇帝一見到母親的畫像,就已經哭瞭。

大部分情況下,每位新皇最初都會對國傢抱有很大的期望,想要通過自己的一番作為讓國傢和百姓變得更好,崇禎皇帝也不例外,他也很有抱負,渴望著成為明朝的賢明皇帝,但可惜國傢傳到他手中的時候,已經是滿目瘡痍,但他仍然在做出努力,改變國傢。

第一件事就是滅掉瞭魏忠賢和客氏集團,這股勢力被之前的皇帝放任不管,後來更是發展到瞭權傾朝野,禍亂朝政和民間,所以當這位新皇帝除掉惡勢力的時候,全民喝彩。但新的麻煩又來瞭,百姓民不聊生,民間湧現瞭一批農民起義軍,急需國傢管理和鎮壓,此時國傢外部還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八旗軍隊虎視眈眈,在如此局勢下,無論皇帝怎樣睿智,也隻會是焦頭爛額。

可明朝畢竟傳承瞭二百多年,有著雄厚的實力,崇禎若是做出瞭正確的決策,翻盤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但他偏巧生性多疑,行事武斷,無法充分利用國傢的資源和人才,最終看見國傢破滅,他隻能是用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死的時候還認為國滅是大臣們的原因,而並非在自己身上反省過錯。

後世對於崇禎的印象也不錯,認為他很勤奮,但這是在一番比較之下才得出來的結論,他並沒有這麼好,否則他也不會將所有責任都推到瞭大臣身上,這顯然是沒有擔當的舉動。當初他雖是滅掉瞭魏忠賢,但後來仍然在倚重宦官,所以殺掉魏忠賢隻不過是在順應民意,集中皇權。

執政後期,他也沒有改革政事,毫無作為,甚至是不相信大臣,重用身邊的太監,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完全是不可取的,堂堂皇帝,竟然連這樣的道理都無法理解。當太監杜勛去鎮守宣府的時候,面對當地的反抗,他絲毫不做抵抗,直接投降,當大臣要追查責任的時候,皇帝竟然是認為太監無錯,還為他蓋瞭個廟,大臣們的辛苦勸說也不聽,如此可見皇帝有多麼信任太監瞭。

他對待大臣的做法卻是令人寒心,先是殺害瞭兵部尚書王洽,此人一心一意為國傢,一生清廉,當時的兵部尚書王在晉被辭退,而後征集瞭大傢的意見,便任用瞭王洽,此時關外的清軍已經打到瞭京城,情況非常危急。當群臣商議的時候,有個官員周延儒便對皇帝說,當年蒙古兵打到京城,嘉靖皇帝殺瞭兵部尚書,如此威懾瞭敵人,敵人立刻退兵。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勸說皇帝效仿先人做法,殺掉王洽。

崇禎果真這麼做瞭,用最嚴酷的刑罰將王洽處死,後來又不聽勸告,殺瞭新的兵部尚書袁崇煥,再後來,便是兵部尚書陳新甲,其實死得也很冤,當時皇帝派他去和皇太極秘密商議投降事項,後來機密文件被傢中的傢僮拿瞭出去,如此崇禎皇帝定然會處罰陳新甲,本想著放他一命,但是陳新甲弄巧成拙,最終還是被凌遲處死,這樣殺掉人才的做法,會讓軍心動亂,可真是讓敵人高興啊。如此崇禎是一點容忍不瞭大臣的“瑕疵”,想殺便殺,毫不留情。

等到京城被攻破的那一天,他命令皇後自裁,又讓寵妃袁貴妃自殺,他還親自補瞭一刀,殺掉妻妾也就算瞭,他還殺死瞭自己的女兒,終於到他死瞭,他還認為是“皆諸臣誤朕”,可當時大臣們的勸說,他一句也沒有聽過,這能怪誰?還是他自己造成這樣的結果。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