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項羽自刎烏江後,他手下的五大虎將結局如何?

項羽自刎烏江後,他手下的五大虎將結局如何?

時間:2019-09-12 10:34:5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項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時間走到瞭秦代末年,楚漢相爭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決定性戰鬥。項羽氣勢如虹,劉邦志在必得。戰前,誰都不敢說勝券在握。

等待他們的,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酣戰。

盡管在從前的多次戰鬥中,他們都能夠打敗各自的對手。但“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盟約,已經為他們的分崩離析和搏鬥廝殺埋下瞭伏筆。

項羽和劉邦的決賽到瞭。在垓下,剛愎自用的項羽成瞭甕中之鱉。他在劫難逃,逃也無處。一個曾經頂天立地的漢子,潸然淚下。

聲勢浩大、場面壯烈的楚漢戰爭走向尾聲。項羽被劉邦的軍隊重重圍困,然而,烏江的夜色一點也沒有消弭項羽心裡的淒涼,楚歌隨著夜風而來,猶如一枚一枚冷硬的釘子紮在項羽心頭。項羽大勢已去。他拒絕瞭回到江東東山再起的建議。他必須面對自己的失敗。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歌滾滾,卻沒有淹沒一代梟雄的仰嘆;夜色如水,卻沒有帶走剛性男兒的淚水。一代霸王烏江自刎,身死魂滅。

項羽自刎烏江後,手下五大虎將都是什麼結局呢?

說到“五虎將”,或許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提到的蜀漢五位猛將。其實在《歷朝通俗演義》中,給項羽的手下也設置瞭五位驍勇善戰的傑出將領,他們就是龍且、英佈、季佈、鐘離昧和虞子期。其中,除瞭虞子期是後世小說虛構的角色外,其他四人都是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並立下過許多功績的。

龍且被後世譽為項羽陣營中的“第一猛將”。史書對他並沒有太多的記載,和項羽相似,龍且也是出身貴族之傢,據說兩人從小便一同長大,關系十分親密。項羽參與起義後,龍且也跟隨左右,並屢立戰功,逐漸成為西楚陣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將。

劉邦帳下的著名謀士陳平曾經評價說:“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可見,龍且在項羽陣中是深受信任的。後來,項羽帳中另一員虎將英佈背叛,龍且受命領兵十萬前去討伐,最終大獲全勝。韓信占據河北一帶後,龍且又領軍二十萬攻擊,但“兵仙”韓信並不是英佈那樣好對付的。龍且中計,被灌嬰斬殺。

最終背叛瞭項羽的英佈也是一員猛將,他年輕時曾經因犯罪而被施以黥刑,即在臉上刺字。所以,英佈又被稱為“黥佈”。英佈最早跟隨項梁起義,他作戰勇猛,在軍中嶄露頭角,項梁死後,英佈又為項羽效力,並得到瞭賞識和重用。《史記》記載道:“佈常為軍鋒。”項羽成為天下諸侯之首後,便按照功績分封功臣,英佈被封為瞭九江王,駐守在位於今安徽壽縣、廬江一帶的九江、廬江二郡。

楚漢爭端開始後,英佈因為作戰不夠積極而被項羽責備,心中暗自恐慌。後來,劉邦想要從英佈這裡下手,從而牽制項羽,更好地奪取天下。於是,近臣隨何毛遂自薦,前去策反英佈。英佈起兵反楚,並跟隨劉邦將項羽擊敗。後來,英佈又反叛立國不久的西漢王朝,最終兵敗身死。

季佈本是項羽帳下武將,《史記》說他“為氣任俠,有名於楚”。在加入項羽的軍隊後,他多次擊敗劉邦。但項羽被劉邦打敗後,季佈的厄運到瞭,他逃往民間。劉邦很是惱火,發佈通緝令抓捕季佈。漢將夏侯嬰向劉邦闡述各為其主的道理,才平息瞭他的怨怒。季佈得到寬恕,後來面見劉邦。為我所用是一條不變的規律,季佈在西漢政權架構中歷任郎中、中郎將、河東郡守等職。在任期間,他講究誠信,創造瞭“一諾千金”的故事。

和季佈相似,鐘離眛也是在楚漢爭霸中多次挫敗劉邦的優秀將領。他原本對項羽忠心耿耿,但陳平用計離間瞭項羽和他的關系。鐘離眛逐漸受到項羽猜忌,失去瞭信任。在垓下之戰的關鍵時刻,心灰意冷的鐘離眛離開瞭項羽的陣營,轉而投靠瞭韓信。劉邦後來要求韓信交出鐘離眛,遭到拒絕。數年後,有人給劉邦告發韓信謀反。為瞭保全自己,韓信的謀臣勸說他獻上鐘離眛的首級來表示忠心。逃離虎口,又落入狼窩,鐘離眛聽說後在悲憤中自刎而死。

而大將虞子期是一個後人虛構的人物。傳說他是虞美人(虞姬)的哥哥,他崇拜項羽、忠誠項羽,為項羽拼殺到最後一刻,最終死於亂草叢中。

項羽自刎烏江之前,龍且、虞子期便已經去世,英佈則是在投降後復叛被殺,而鐘離眛寄人籬下,無奈自盡,隻有季佈安穩度過餘生,結局還算圓滿。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