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清朝軍隊不用金屬鎧甲,為什麼用看似簡陋的棉甲?
時間:2019-09-12 16:20: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清朝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清朝之所以使用棉甲,主要是因為當時火器已經大量裝備,逐漸成為戰場的主角。
而傳統金屬鎧甲對火器的防護性能很差,鐵片連接處的防禦性為幾乎零。

在同明朝軍隊的交鋒中,滿族人逐漸發現看似柔軟的棉花對以鳥槍為主的火器有很好的防禦性。因為當時火器射程還不是很遠,彈丸在遠距離無法穿透層疊起來的棉花纖維。
當然棉甲並不代表全部是用棉花制成的,在棉甲的最內部還嵌有一層鐵片,這使棉甲不僅能抵擋火器,還能抵擋冷兵器的傷害,這就大大提高瞭棉甲的防禦力。
另外,由於滿族興起於東北地區,那裡較為寒冷,於是棉甲的保暖優勢就體現瞭出來,在作戰中極大減輕瞭後勤保障壓力。不過在炎熱的夏季,特別是在南方、西北地區作戰時,穿著棉甲就非常不爽瞭。

再者,棉甲的造價相比金屬鎧甲較為低廉,而且耗時較短。打造一副金屬鎧甲需要“千錘百煉”,工序非常復雜,不僅成本高,而且耗時間。而棉甲隻是把棉花浸水後反復打壓成薄片,然後把很多個薄棉片縫制在棉佈上,在內部嵌上鐵片即可,成本和耗時要比金屬鎧甲低很多,適合短期大規模列裝。

即便如此,棉甲的造價也不是普通人就能承受起的。清朝隻有八旗士兵勉強可以普及棉甲,而綠營兵則很少有人能穿得起棉甲。
不過棉甲也隻是能對付鳥槍這類的火器,到清末時期,隨著西方火器工藝的迅猛進展,清軍的棉甲在面對列強時就毫無優勢可言瞭,最終被西式的近現代化軍服所替代。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